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风1276 > 第0164章 思想改造

第0164章 思想改造(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近代铅字0.3毫米边长,汉国技术达不到,0.5毫米还是没问题的,大不了一页纸上印的字少些,总比毛笔字、木雕版印刷的字多得多啊!

冲压铅活字的原料,是百分之十二的锑、百分之八的锡、百分之八十的铅。铅、锡几千年前就被人们日常使用,多的是,就锑的单质国内要到清光绪年间才识别出。

别急,那玩意叫做“连锡”,古人把它和锡搞混了,着名阉党司马迁老先生在西汉就见过,云南、东南亚多的是,随便买他几吨回来。

排版、开机、印刷!楚风拍拍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哼哼,宋版书质量是好,价格也高啊,我这新汉学书卖它一个铜子一本,印他几百万本,绝对流传天下。至少,我来做儒教大宗师,总比蒙古鞑子好!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断句意思就是要搞愚民政策,君王要做什么让老百姓做就是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朝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就是说,老百姓赞同你的政策,就可以大干快上;老百姓不赞成,就得摆事实讲道理,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楚风自然取第二种了,目前汉国差不多就是这么干的嘛。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一可解作“夷狄都有君,不像咱们诸夏反而无君,诸侯目无君长、周天子君权旁落,这也太不像话了吧”,二则可按华夷之辨解作“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华夏无君,因为他们太野蛮,夷狄之君不能算国君。”

楚风自然还是取第二种,这样一来,忽必烈就成了夷狄嘛!大元朝夷狄之君,也就没有统治的法理基础了,圣人都说了,你那夷狄的皇帝,有还不如没有呢。

至于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之类的,直接反驳掉。孟子都说孔子是“圣之时也者”,就是顺应潮流、顺应时代的圣人,时移世易,宋朝不是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就是江南才女拈着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要恢复古礼,好,你给我奏黄钟、歌大吕,看有几个唱得来!

儒家着述甚多,两人忙了三天也没弄出多少,楚风干脆把小山丛竹出身的士子召集了好几个,什么宋文昭、于孟华、王峻、庞泰、骆醒忠,连同他们知书达理的老婆一块,搞了个写作组,赵筠总负责,楚风最后审阅,把儒家经典全译成白话文——当然是按自己的需要译。和乾隆修四库全书相反,这部书大肆强调夷夏之辨,舆论矛头对准了蒙元鞑虏。

骆醒忠越写越是心惊胆战,自古以来,解圣人书者多矣,未有解作这般市井白话的,这本书一出,恐怕贩夫走卒识得几个字都能谈谈圣人经义了!自己忝为执笔,自然名传后世而不朽,只不知出的是美名,是臭名?

毕竟,这般解法完全离经叛道啊!将来,自己究竟是附骥书后,流芳百世,还是作为名教罪人,遗臭万年?

写作组疯狂篡改经典的同时,楚风则泡在了工厂里,有精铸工艺,铅活字就没有技术难度了。

先精修出字模,再拿钢翻铸出底下有字的长条形空心模子,常用的万把汉字每字铸一个就行了,最后把铅合金灌进去冲压,每个字冲它几百几千个铅活字,全然不费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