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象牙塔逐梦 > 第66章 军旅自有诗意在

第66章 军旅自有诗意在(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千百年来,特别是在民族生死存亡之秋,这首词成为激励无数英雄儿女奋起抗争、捐躯报国的战斗号角。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从容捐躯的浩然正气,天地有正气、生死见,为国而死,虽死犹生,精神不灭,英名长存。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是因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

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她是对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的讴歌。诗以言志。“志”者,理想、精神、气节和情操是也。

《选编》收录的《代出自蓟北门行》、《从北征诗》、《从军行》、《破阵子》等军旅诗词都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征讨叛逆、平复边乱、收复失地、安定天下、统一社稷等波澜壮阔的战争景象,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开疆拓土、民族融合、革新进化的伟大历程。

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古人关于政治与军事、战争与和平、分裂与统一、战略与战术等军事思想和智慧。

所以说,历代军旅诗词是军事和历史、诗词和艺术的高度融合和完美统一。

吟诵研读军旅诗词,除了能给人以艺术上的审美愉悦,同时也能获得诸多怎样看待战争、面对战争的启迪和思考。

她是对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的赞美。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历代军旅诗词因其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可谓多姿多彩、各领风骚,但其共性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对历代将士效忠国家、舍生取义、抵御外侮、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等高尚节操和豪迈气概的讴歌。

荆轲的《易水歌》表现了大义凛然、义无反顾、下定必死决心的献身精神。李贺的《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好男儿仗剑杀敌,建功疆场,最能体现人生价值,彰显了军人轻身重义、以身许国的气节操守。

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献身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美德之一。

《选编》收录的军旅诗词,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曹植的《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体现了心怀国家、舍生忘死、纵横沙场、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

《木兰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讴歌了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报国不计得失的胆识,千百年以来让人吟唱,引领一代代英雄儿女的成长。

苏轼的《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立志需要趁年少,报国何惧年高,把气贯长虹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岳飞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抒发了作者精忠报国的满腔激愤和冲天豪气,全诗激昂慷慨、荡人心魄、催人奋进,极富战斗精神和爱国情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