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财神诞生记 > 第二章 三年初学一事困惑

第二章 三年初学一事困惑(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肇雩最调皮,挨打的次数也最多,就琢磨点子报复鲁先生。鲁先生好喝一口茶,自己另盘了一个小炉子,用陶罐烧水,说这样烧的水泡茶对味,锅里烧的水泡不出味。但鲁先生有个毛病,胡侃神聊起来,把什么都忘了,水烧没了一半,他说话的兴致还不能尽。

肇雩看准了这事,领着几个人到街上偷来卖肉人的肉,放到先生的陶罐里煮着吃。

鲁先生泡荼喝着变了味,一检査,陶罐里肉腥羊膻,不得了,只得把茶壶刷了又刷。鲁先生常年累月用这把茶壶,底部隆起了个包,鲁先生说那是“茶山”,是对人炫耀的资本。这下没有了,那个心疼劲自不可说。不知道是谁干的,就把所有的学生每人打了三戒尺,赵亮上茅房躲过一打。

有一天鲁先生有事,布置好上午要背的文章,就走了。学生们“嗷”的一声立刻欢快了起来。学生们估计,先生管怎么也得放学时才能回来,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个上午了,一下子没了挡。商量着如何玩,有的说玩娶媳妇,都说不行,没有女的没意思。肇雩说把正屋里吊在房梁上的棺材放下来玩出殡,锁柱同意,大家就搬桌子摞板凳向下放。棺材是老族长为自己准备的,挺沉,好不容易才放下来。棺材放下来了,麻烦也来了。抬的人哭的人都有人自告奋勇地干,惟独这“死人”,谁也不愿当。肇雩发了话:“锁柱,你进去当死人”

锁柱并不买雩的帐,支楞着眼睛说:“你扯我个蛋子,凭什么我当死人,你为什么不当?没味儿拉臊,吃馉扎拉包。你爹还没死哩,等你爹死了,不用你说我就当要不你这阵儿叫我一声爹,我立时就躺进去。”

财神诞生记

财神诞生记

第二章三年初学一事困惑

赵家除了种地,老兄弟俩在农闲时还做点儿小买卖,日子过得倒也殷实。孩子一天天长大,老兄弟俩商量着让小兄弟们上几天眼学,将来做买卖,出门在外,识几个字方便。老兄弟俩送上束脩,就去送赵明赵亮去了学堂。

学堂在村西头老族长的前院里,房子是老族长的父亲盖的。其父早年跑买卖,发了点儿财,想到老来老去叶落归根,就盖了这么处房子。后来没了音信,有说被强盗劫财杀死在路上;有说在外又娶了个女人过起了日子。

雩吃了呛,恼羞成怒,回骂道:“你个鳖羔子敢骂我,老子揍你”

“咋唬谁?就你一指头高矮个小鳖精,跳个高儿头皮碰不着我个蛋子,还不知道谁揍谁来你掴着我试试?掴我一根汗毛,叫你扶不起竹竿,不信你就过来”

建这处院子的时候,请风水先生看过,说是街门最好朝南,南墙外就是河,不现实,就说朝东也好,财自东方向西来,能保财源亨通,这倒正合其父之意。其实他这处住宅只能向东开门,南边是河,西边是他人住宅,北边是自己的老宅,不向东还能再向哪里去?又有风水先生看过说,向东出门碰山,主人丁不旺,你想,人能碰得过山吗?后边的宅子虽然也冲着山,但正对着邻居家的屋山墙,两山一高一矮,叠起来是一“出”字,出一点财,就能免除此灾。这样老族长在三十岁还没孩子时,就搬到后院老宅,倒出前院作了学堂。

先生姓鲁,村里的人都称他鲁先生,他自称鲁生。鲁先生已有一把年纪,胡子都花白了。除了教学,村里人有个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写个喜联挽幛之类的,也都找他。鲁先生倒也不难求,人缘还不错。只是这鲁先生天生古板,自觉着学问甚大,生不逢时,未遇明主,一直郁郁不得志。只有在教学生时和乡亲们求他写个字时才觉得自己还是个人物。一生也未教出个成名的人物来,却总觉得自己空怀着满腹学问,有经天纬地之才不得施展。鲁先生教学多年,学生不少,没有个出人头地的,自觉得脸上无光,还仍然不服气,不信自己就这么终老一生,因而对学生十分苛刻严厉,始终抱着严师出高徒的信条。却不知在这穷乡僻壤,送孩子上学的,原本只是为了孩子能识几个字,别当睁眼瞎,做买卖能记个流水帐,究竟孩子能有多大出息,谁也没去想过。

鲁先生教的学生大小差别很大,有钱人家的孩子,快好娶媳妇了还在里边念书,赵亮最小,还不到十岁。学生们有的上了七八年,有的上了几天几个月,周围就这么一个先生,好歹长短都得鲁先生教。

学生们分在东西厢房和南屋里,根据入学长短,也算是分了三个班。鲁先生住正屋。正屋正中有个北门,通着老族长住宅。鲁先生除了教学生几个生字、指点写字的笔画结构,大部分时间就是把“子曰”、“诗曰”留给学生自己去背,有空他就找老族长闲聊。老族长无子嗣,长叹命运不济,和鲁先生倒说得来。两人常常是聊得海阔天空,鲁先生一上午一下午不教学生也是常有的事。学生们摸上了门道,时常是先生前脚一走,后边就立刻翻了天。一旦被先生发现,那些被鲁先生捉到的学生,就会被先生打三戒尺。如果调皮捣乱的学生多了,鲁先生就让学生们相互打。学生们学乖了,玩皮之前派个人先侦查一番,在先生聊到兴头上再打闹,打闹时再派个望风的,鲁先生就很少捉到了。望风的学生却脱不掉,轮流望风往往是轮流挨打。

鲁先生打学生有个尺度,大的学生打得重,小的学生打得轻;犯错次数多的打得重,次数少的打得轻。学生们都不敢回家说,因为鲁先生有言在先,不打不成材,谁把孩子送给他就不能心疼,否则别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