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安风流 > 第478章 吴王回京

第478章 吴王回京(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看你风尘朴朴满面倦容,定是累坏了。”李世民拍了拍李恪的背脊,温言道,“先行回府好生歇息几日,再行前往兰州赴任吧!对了,稍后你可以去含冰殿拜望你母妃。想必此刻,她定是倚门而盼望穿秋水啊!”

“是,父皇。”李恪拱手应了诺,犹豫了一下,方才说道,“其实这次回来,儿臣还有一件私事,想要请父皇与母妃做主。”

“嗯,说来听听。”李世民面带微笑问道。

“儿臣……想要立妃。”

“可以。”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说道,“这件事情朕与你母妃说起过不止一次了,早就有心替你择选良偶立为王妃。但你远离京城,因此一直未能如愿。今日难得你主动提及,那朕就趁你人在长安,抓紧替你办了。”

看到一向刚毅坚强又平添了成熟稳重的儿子,在自己面前两次流泪,李世民也有些触动肝肠差一点流出眼泪来,他走到李恪侧身连连拍他肩膀,“好了,好了,三郎不必如此。”

“是,父皇……”李恪再度挥袖抹泪,强力的压制自己的情绪。

背对着李恪,李世民深深的呼吸,抑止到了眼眶边的泪水。

“三郎,此番朕调你回京,一则是因为朕与你母妃都对你十分思念;二则,也是因为国事。”李世民平缓了情绪之后,说道,“大唐已经正式与吐蕃宣战,朕奋起四十万大军,征讨高原。此一役,只许胜不许败。个中利害,想必你是清楚。”

“皇儿明白。”李恪拱手拜言。

“谢父皇!”李恪欣喜的拜了下来。

“起来起来,父子之间何须如此多礼?”李世民呵呵的笑,说道,“儿子娶媳,做父亲的高兴还来不及!——朕即刻就下旨,令宗正寺在长安的勋略望族之中替你挑选贤德兼备之女,立为王妃!”

“父皇容禀……其实儿臣,已有心仪的人选想要娶为正室王妃。只是不知,父皇是否同意。”李恪小心翼翼的问道。

“哦?恪儿已有心仪之人?只要门当户对品行德淑,那也便行。”李世民笑容可掬的道,“说来听听,是谁家的女儿?”

“是……秦家的女儿。”李恪小心答道。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一场重大国战,朕本当挂帅亲征,但又抽不开身。因此派你代替朕,前往兰州督军。主帅是秦慕白,你担任行军长史。”

“皇儿遵旨。”

李世民停顿了半分,说道:“此一役,比之当年北伐突厥,无论是用兵规模与获胜难度,都过之而无不及。朕,也几乎是将整个大唐的气数命脉,都押注在这一战了。因此朕希望你到了兰州之后,要时刻保持冷静,着眼大局。凡一战之得失不必你计较,你要着眼看重的,是整个大唐王朝的国运与我华夏种族的未来。”

听到这一番话,李恪不由得心中一紧,忙拱手道,“皇儿定当夙兴夜寐不敢丝毫放松,会尽职尽责的履行好行军长史一职,不令父皇失望!”

听到李恪的答复,李世民表情未变,眼神之中却平添一丝柔和与欣慰的神采,轻轻的点了点头。他暗忖道:这些年来恪儿的转变很大,没有了以往的锋芒毕露与骄奢放纵,而是一直严于律己韬光养晦,各方面的行为与表现都当得起朕赐他的一个‘恪’字——恪守己德,恪守本份。但知子莫若父,他再如何低调韬晦,朕也知道他文武双修能成大器。经历了这么多的磨励与苦难,朕也是时候给他一个机会了;同时,这也是给朕自己一个机会。方才朕用言语激他,故意将话说得很深,将责任、压力与前途都说得很大,他既未惶恐不安也未激动万分忘乎所以,只是着眼于行军长史——这很好!踏踏实实不忘本分,这就是朕想要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