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安风流 > 第323章 临家有子唤稚奴

第323章 临家有子唤稚奴(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秦慕白心里却是“噌”的一亮,暗道:李世民方才不经意的一句话,仿佛道破了一线天机。“放心”?他对李治有什么不放心的?是什么原因,让他把十四岁的李治,还留在后宫呢?……

秦慕白又很自然的想到了长孙无忌。这个当朝国舅,贞观第一名臣,也是唯一权臣,秦慕白与之交集并不多。此前因为和长孙涣之间的矛盾,有过一两次接触。当时长孙无忌给秦慕白的感觉是,这人很和善,谈吐文雅一团和气,很有修养也颇具学识。但同时也很有城府,仿佛深不可测。以当时秦慕白的眼力和见识,怎么也只能看到他的一层外衣。

但历史上,不正是他竭力辅佐李治登基的么?李世民去世时托孤于他,因而李治一朝时他成了一等权臣。

虽说史上对他评价不一,但都不否认,长孙无忌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而且,他也的确曾经做到了“权侵朝野、权高震主”这样的事情,最终还被高宗李治和皇后武曌一起给收拾了。

现在正是夺嫡争储演得最烈的时候,长孙无忌这个当朝第一大臣却仿佛不显山不露水,他既没有明确站到太子一方,也没有站到魏王一方。这两人和李治一样,都是长孙皇后所生,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但太子失德惹皇帝不喜,这已是公开的事实,现在除了房玄龄受皇后遗言所托一力死保于他,像长孙无忌这种等“聪明人”都已经对他敬而远之;至于魏王,这个长文善术的皇子历来就不在他亲舅舅那里讨喜,二人是彼此都不对眼,这个几乎是人所共知的。李泰就喜欢招慕一些“官二代”或是年轻的仕子文人身边做为党羽,对于他父皇那一辈的人物都不怎么感冒。长孙无忌呢,仿佛也对他这个“不敬老”的亲外甥不冷不热。

兴许经历了人事的高阳公主,真是长大成人了,从骨子里开始散发出女人的味道来。

“过来,坐。”李世民也没有过多表示,脸上的笑容却是挺温和的,招呼阴德妃母女坐了下来,说道,“今日吃个家宴。这顿宴可不平常啊,是朕亲自弄来的。”

阴德妃微笑:“陛下又去打猎了么?”

“咦,你这人就是无趣,一语就道破了。”李世民拍着膝盖似有些愠恼的道,“怎么也得让玲儿和兕子她们先猜上一猜嘛!”

“嘿……”堂中居然响起一片鄙夷的声音,李治比较愣,脱口就说了出来,“父皇,你刚才都说过好几次,你在箭法是如何神通了。方才进宫的时候也穿的一身武弁大服,皇儿还能不知道你今天是去打猎了吗?”

因而朝堂上出现了一个在秦慕白看来挺奇怪的局面:太子和魏王你死我活的争夺人脉,但好像都只注重了一些细微末节的人物,而忽略了长孙无忌这个当朝第一巨头。

这真是一个颇有杀伤力的冷幽默。

思来想去,秦慕白断定主动要求让晋王李治早点离宫开府的,必是长孙无忌无疑;而听李世民刚才这话,他仿佛并不放心李治出宫开府,其根源,也正是因为长孙无忌。

“哈哈!”一屋子人都大笑起来。

李世民顿觉很没有面子,故意把脸一板指着李治喝道:“就你话多!”

李治表情一滞,十分彷徨,咧着嘴,表情呆愣就像是铸下了大错。

“稚奴你这傻小子,你怎么这么木讷?”李世民摇头苦笑,“你要是你有高阳皇姐一半机灵,朕也该放心了。”

“噢……”李治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茫然的看着高阳公主,眨巴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