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华娱那年十八 > 193、杀青,霓虹又加一分(二合一)

193、杀青,霓虹又加一分(二合一)(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尤其是胶片时代,局部调色还不那么方便的时候,冷光的环境下,为了不把人脸拍成猪肝色,人物的面部光都是需要单独用一个暖光源去做的。”

“而且电影拍摄的时候,不光人脸,包括电影道具都要挑选颜色,一般都是暖色道具,可以让它们在青绿的环境里更加显得突出。”

“当然,还有像我之前说的,烘托气氛。”

关于细节,杨凡设置的也挺多的。

家里的大管家,接连卖掉家里值钱的古董,有宫里的,还有当年家业繁盛时买的洋货——没落了,当卖家产。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拍,导演杨凡也有他的理由,那就是格调和意境。

“这是一个悲剧,或者说有些黯淡的凋零气氛,秋冬之际的阴天,江南本来就有些阴沉沉的,再加上院子里那些萧瑟景象,更能烘托出那种感觉。”

杨凡最后还笑了:“这样一来,后期的调色还能省点功夫。”

很多电影,尤其是文艺片,就像人们看到的MV差不多,后期都会调暗,而且色彩呈现出要么黄昏的色彩,要么天蒙蒙亮、或者阴雨天的那种暗青色。

电影画面讲究气氛,画面拍成正白的,观众看了只会觉得干巴巴,这就是未来某些网红拍的小短剧,和电影的差别。

而这一幕,以翠花的视角来体现,镜头她没有说话,连叹息声都没有,就是有些木然的注视,然后默默转身,一种无奈的沉闷就显现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太太们的勾心斗角。

一边打着牌,一边还不忘嘴上耍威风。

二太太笑道:“听说,东海最近来了一批法国织锦缎,好看的不得了,什么时候叫人拿来看看。”

“再复杂一点的话,其实“黄-青”这两种颜色,在电影里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作为一个色彩组合成对出现的。”

“摄影上叫色温反差。这样做一个原因是为了突出主体。”

陆恒问,杨凡也知无不言,以为陆恒也想当导演。

但陆恒想的却是,这里有柳梦梅,是不是又可以顺势薅一下王力宏那首《在梅边》,然后顺势搞起来华夏风,把小周继续薅一薅。

“为了让人脸突出,调色的时候惯用的手法,就是把环境调成青绿的冷色,但人脸仍旧调回正常的肤色。”杨凡继续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