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四十四章 行军

第四十四章 行军(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比如说武安侯郑亨,这位大明著名的将领,也是朱棣四年前第一次北征的首功获得者,就对朱瞻基展现出来的战略才华,统筹安排才能敬佩不已。

从最开始接触时候的漫不经心的应酬,到现在已经彻底成为了朱瞻基的拥趸。

郑亨比朱棣还要大四岁,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但是长期的军旅生涯给了他一副强壮的体魄。

在军中,比他年龄大的将领也有,但是能比他资历老,权势大的将领,却一个也没有。

永乐元年,他镇守宣府,永乐五年,镇守北平,永乐七年,镇守开平。

虽然他没有他父亲朱元璋对将领的猜忌,宁愿把有功之臣全部杀光,也不让他们对对朱家的统治造成威胁。

但是他对军队将领的忌讳却一点也不会减少,所以看到自己的孙子能够获得军中将领的认可,并且处事有理有据,才给自己的孙子封了一个虚衔,代替他参赞军务。

这个职位对朱瞻基来说非常合适,因为在现代的时候,雇佣军数次的军事行动,他自己也不是总指挥。

他可能缺少处理具体事务的经验,但是绝不缺少处理一场战争战略目标的经验。

在后世,从非洲中部出兵到利比亚,需要处理各种国际外交争端,需要与欧盟,美国,非盟等各国,各机构协商协调。

第一次北征,郑亨督护运输兵饷,并在出塞后统领右哨,追击本雅失里,大破阿鲁台,论功第一。

随后被朱棣大赏,又委以重任,镇守宣府。

在北地九边地区,郑亨的功绩无人可比,大名威震北元。

朱瞻基现在获得了他的认可和支持,等于在北征军内部,已经笼络到了最大一股势力。

三月初一,最后一批北征军从北平出发,前往张北。

那个时候朱瞻基都处理的妥妥当当,现在的大明根本不需要处理外部事务,就更轻松了。

他这个北征军左大将军,只需要协调好内部各军卫之间的配合问题,处理好粮草供应,处理好辅军修路架桥,这些工作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太难的地方。

因为他在现代就做过这样的事,虽然模式不同,但是战争的本质是相同的。

不过,这些繁琐事务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导致了他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一点空闲时间。

而在这种忙碌中,他与五军都督府,兵部,包括一些将领都建立起来信任和默契,这是他最大的收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