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 唐赛儿起义:一个女人所领导的起义

唐赛儿起义:一个女人所领导的起义(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于能不能领导手下的农民军走的更远,她没有预知战场的能力,打的几场仗胜在各种机缘巧合。唐赛儿从揭竿起义到兵败逃离不过是两个月余的时间。山东地界,卸石棚寨不过是一山之隅,无水源,无粮食储备,不用打,明军以十倍之力围之,不出几日,造反军自内部就将决裂。

白莲教自宋朝创立以来,因为其佛法教义不如正统佛教文献那么拗口晦涩,在百姓间的影响传播也是相当迅速。有的白莲教行善事,有的借助其名号敛财,但是更多的白莲教采取的是造反来反抗当时的社会秩序。唐赛儿便是明朝永乐年间白莲教起义军的一个分支领导者。

也许是造反成了习惯,一批号称金刚奴、天王、佛祖、佛母的白莲教众层出不穷,宋朝时反宋、明朝时反明,到了清朝依然如此。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造反运动都是官逼民反,很多时候都是白莲教首为了扩大领导权立地为王,开始反抗统治者,但是他们的造反基础却很薄弱。wAp.7kzw.org

主人公唐赛儿家境贫苦,自幼从父习武,不到15岁已武艺超群。

明初,山东连年灾荒,饿殍遍野。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朱棣又发动“靖难之役”,山东是主要战场。朱棣做皇帝后把京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大修宫殿。为了供养京师官员及军队,又组织南粮北调,修浚运河,开凿会通河,大量征调民夫,山东人民首当其冲。

永乐年间,山东又连续发生水旱灾害。百姓吃树皮、草根、苟延生存,但仍然“徭役不休,征敛不息”,广大人民陷入绝境。

中国的百姓其实特别老实,农民能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走上造反这条道路,他们也不会在乎这是谁的天下,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人愿意造反远离家乡,一般的统治者都不会将农民逼上绝路,动摇自己的统治。一般情况,只有出现在大荒、灾害、战乱时期才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造反。

这时唐赛儿的父亲被抓服劳役,她和丈夫林三冲进官府讨粮,林三被杀害。她父亲悲愤而死,母亲也重病身亡。她忍无可忍,决心率众起义,她按地形把卸石棚寨分为4寨,她驻地势最高的南寨,以利观敌指挥作战。她还在南北两大悬崖上筑起寨墙,并在寨内修建水池,屯积粮草。起义军首先一举攻克军事重镇青州,夺取武器,开仓赈民,然后胜利返回山寨。青州卫指挥使高凤闻报大惊,疾带兵尾追,被埋伏在山峪中的起义军团团包围。夜间,唐赛儿突然发动袭击,高凤丧命,千余名官兵被歼。

农民军初战告捷,鼓舞了青州以东各地人民。他们纷纷起兵响应,计有宾鸿、董彦皋、丁谷刚、刘信、刘俊、王宣、郝允中、白拜儿、高羊儿、王住儿、杨三等大小数十支起义军。以卸石棚寨为中心的农民革命风暴,席卷青州、莱州、莒州、胶州以及安丘、寿光、诸城、即墨等9个州县,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董彦皋率众2000余人,在莒州、日照、诸城一带惩办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在寿光、安丘、胶州等地,农民军“毁官府、烧仓库”,打击明军。

唐赛儿集结的青州、安丘等处农民千人上卸石棚,本身打的就不是持久仗,唐赛儿想的,也就是为夫君报仇,多杀几个官员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