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窃玉生香 > 第125章:三七

第125章:三七(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哥因角和莫湾几,在后期漫长的风化期中,地质发生改变,风化期时,对于莫湾几,频率较小,幅度略大。

而哥因角是频率较大,幅度较小,哥因角后期风化所承受的压力要强于莫湾几。

所以就造成了,哥因角的翻砂颗粒较小,甚至细密,甚至从翻砂皮过渡成为腊皮状,我看着这个皮壳,很符合哥因角的料子特征。

想到了这里,我就开心的笑了一下,哥因角是二十年前老帕敢枯竭后,到现如今唯一有产量的场区,并且皮壳特点和老帕敢最为接近的场口。

正是因为风化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受压程度造成的皮壳特点,莫湾几的受压程度属于中量,低于劳帕敢地区而高于新厂区,所以莫湾几多以翻砂皮或者沙皮为主,他所处的位置,大部分不会出现哥因角式的细小翻砂及腊皮。

我看着料子,这么大一块,至少能出一万多块牌子吧,当然是满料的情况下,这么大的料子,也是好几千万级别的。

但是是什么场口,我心里有点嘀咕起来了,不象是莫西沙的,跟会卡的有点像,但是偏莫弯基,却是老帕敢的油皮灰壳的料子,很奇怪……

众所周知在出手赌石之前,必须要区分厂区,区分场口。

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翡翠的两个时期,即:结晶期和风化期,因为不同的地质地貌和不同地质变化对其造成了不同情况,所以每个场口不同,料子也不同,只有知道是那个场口的,你才能判断料子里面的结构是好是坏,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不是场口莫赌石。

这块料子让我有点为难,我感觉莫弯基的最有可能,但是皮壳不对,我捏着鼻梁,使劲的想,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让我无法确定料子场区的原石。

莫湾几所处的温度带及受压程度,还有一个体现,就是皮壳泛灰感,即便是莫湾几黑乌纱,也能感觉到有灰色感觉。

我想了一会,觉得有可能是哥因角的料子,因为只有哥因角的料子跟莫弯基的料子最像,很难区分。

哥因角也是老厂区的料子,而且是等级很高,也很稀少,不比老帕敢的料子来的差,所以哥因角的料子应该是南部的料子,这很重要……

老厂区和新厂区中间的分界,并不是按照图界划分的,而是靠山脉,但山脉的走势,是北低南叠,北部山脉有限,南部山脉众多。

翡翠结晶期时北部地区,无论是运动频率,还是受压,受温程度,都要弱过南部。

莫湾几在老厂区中部偏东北方向,哥因角在老厂区中部乌鲁江以南,莫湾几属于半山腰式的地理位置,而哥因角属于山脚下的位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