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贼 > 第366章 新与旧

第366章 新与旧(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事实上,百姓伤亡惨重是真的,广宁军兵败也是真的,但对广宁军内部大大小小的军头们来说,虽是巨变,但实际上,却并未伤及到他们的骨骼。

有着沈阳城逃亡的经历,李元庆深深明了,他们在辽地的接连兵败,真正受伤的,只能是老百姓。

军、兵,尤其是军官们,与老百姓们相比,他们实在是拥有太多太多的资源。

当初,后金兵困沈阳城时,若李元庆不是大头兵,就算明知后金军将要在明日破城,他也很难有机会在最佳时机逃出来。

否则,他最大的噩梦就不是后金军了,而是同胞的明军。

李元庆点了点头,却并未立刻表态。

在陈忠面前,即便是谈论毛文龙,他现在也不会再避讳太多。

两人、两部的利益,早已经牢牢的联系在一起,几乎很难被分隔,李元庆并不担心、也不害怕,陈忠会出卖他。

东江到了现在这个程度,虽还处在鼎盛时期,但太过迅速的扩张,各种利益纠结,加之东江本身底子并不够厚,很多看似细微、实则致命的矛盾,已经开始渐渐显露出来。

最直白的来说,东江现在作为整个辽地,甚至是整个大明最具有包容性的军事集团,资源实在是太少了,但麾下将官们,却又太多了。

比如西平堡之战,刘渠等人的三万余主力,在沙岭被后金军围剿时,周边附近,至少有不下十万余的明军,完全有机会救援,但从头到尾,直到刘渠等人兵败身死,也没有哪怕一支援军来救。

沙岭兵败,西平堡沦陷,广宁军其他的十余万所谓精兵,只知一路逃窜,兵败如山倒。

但他们有后金主力的消息,老百姓们怎的会有?

李元庆初步估算,东江此时现在仅是千户以上的军官,至少不下四五百人。

但东江的实职编制,恐怕,百多人都很难容下。

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复杂,但其实也很简单、很直观。

辽地三部,李元庆的辽南是刚刚独立出来,并没有赶上天启元年、二年、广宁军溃败之后的大爆发逃亡。

在沙岭、西平堡兵败后,广宁军十几万大军几近全军覆灭,百姓伤亡更是惨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