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路中悍鬼袁长水 > 第286章 贾诩到再收大将

第286章 贾诩到再收大将(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徐荣一惊,豁然站起,看了一眼贾诩,然后又慢慢坐下。他不是不智之人,贾诩这么说肯定有缘由在里面,既然他来跟自己说这个,就肯定有破解的办法。想通了这个关节,徐荣便不着急了。慢条斯理的说道“祸从何出?如何解之?”

贾诩看着徐荣如此,心中暗叹,袁术识人何其明也!看来相传徐荣胜联军,胜孙坚,是确有其事,不是空缺来风。于是贾诩笑呵呵的说道“祸出长安也。解之亦不难!”

“长安有相国坐镇,如何起祸?”徐荣一脸的不相信。

“哈哈,都言徐凤栖为儒将,今日得见却有三分,然对大势却不明了,所投非人也!”贾诩哈哈大笑道。

这下把徐荣吓的一激灵,“所投非人”这不就是说董卓呢么?这么大逆不道的说从贾诩嘴里说出来,可不让徐荣震惊?

“贾文和何在?”

“文和先生并未在某军中!早在一月初时……”徐荣陷入了回忆之中,两人一边走,徐荣一边说着从初平三年一月贾诩最早跟他联系到现在书信联系的经过。

两人走到了县衙,袁术也了解清楚了始末,不由得赞一声,真是智谋无双之士也。

原来一月贾诩到南阳宣读完了封袁术为征南将军的诏书之后,便起身返回长安复命。他回长安没有走陆浑关而是走的函谷关。走陆浑关过弘农郡比走函谷关过河东郡近将近一百公里。

贾诩舍近求远就是为了袁术接收西凉诸将!

“慎言!相国在彼,汝说此大逆不道之言,不怕某捉拿于你,交给长安请功么?”徐荣似笑非笑的说道。

“哈哈,某最是惜命。若是没有万全之策,如何会说此言?”贾诩笃定徐荣不会捉拿他。

“哦,先生何出此言?相国提某与微末之中,又授予中郎将之高位。相国的知遇之恩,某岂会忘记?”徐荣说着对着长安方向拱拱手,却也没有起身捉拿贾诩。

“中郎将?哈哈,汝处境如何,还要某明说么?”贾诩戏谑的看着徐荣说道。

这下徐荣有些尴尬了。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在西凉军中看似风光,其实凶险的很。西凉系武将排挤他,苛责他,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虽然他驻扎在最前沿,但是他的粮饷从来就没有足量过。如果不是牛辅还算仁义,李傕郭汜那帮人做的实在过分,怕他在新安城都驻扎不下去。

一趟南阳行虽然贾诩没有留下,但是也已经开始为袁术筹谋了。

董卓死后,西凉系肯定分崩离析。当初贾诩就料定了,王允行连环计后肯定不会招安西凉诸将,到时彼等肯定要聚众而攻长安。那这其中便有利可图。几个跟袁术亲近的武将诸如徐荣、胡轸等便可拉拢一二,未必不能为袁术所用。

经过贾诩的分析之后,便确定了目标:徐荣、段煨两人。两人都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将,有统兵之能,比李傕、郭汜、张济之流不知道强了多少;再次两人是孤臣,徐荣不肖说,他就不是西凉人。段煨虽然是西凉武威姑臧人,但他是“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段颎)段颎的族人,是士族,跟那些武人不同属。

如此贾诩便绕远走函谷关来到徐荣把守的新安。在新安城中徐荣用最高规格的礼数待贾诩。虽然贾诩初时只为牛辅的刀笔吏,但是经过牛辅的推荐,现在的贾诩得到了李儒的认可,是李儒的幕僚,不然也轮不到他去宣读天子诏书。

是夜,贾诩拜访徐荣。徐荣不明所以,但还是在书房接见了贾诩。两人刚做下,贾诩便口出惊人“将军可知大祸临头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