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王朝的腐朽 > 第三百零三章 晋文公

第三百零三章 晋文公(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既用亲近,亦当服众,一为求贤,二为聚力。

内强其力,外合诸侯,以道义立,以兵事霸,齐桓如此,晋文亦如此。

齐桓以人兴国,亦因失人而败亡。实人力不可久也,私欲不可纵也。

晋文立三军,设六卿,分将佐,此图强之法。

凡圣君在世,善用人,一在其德,德不亡则人不失;二在其术,恩威在怀,自有施度;三在其法,以制御人,更替不衰。

楚、秦相助,待之甚厚,以诸侯礼遇,故亦报之以诸侯。虽未入,不以身卑其志,不以位轻其言,许三舍之诺,结秦晋之姻。

文公其人,才不及偃,智不及衰,兵不及犨,气节不及介子。入而得晋国,因其临危而有断,处变而犹知轻重,得势而不困于私情。

故为君者,当知安危、分轻重、性豁达,如此,纵流亡十九年,亦有时也。

既已入,身在其位,所求者无非图强。

内,治其国而安其民,外,扬其志而成其道。

然其症结所在,君强,则六卿为辅,国亦强;君弱,则六卿为权,国犹强也。累及数代,一国一脉之君,必多庸弱,卿族之士,必有贤能。赖先君之遗德,以庸弱御贤能,庸弱则有失,贤能则有得,得失之间,君臣颠倒,兴衰交替。

圣君以制御国,合于一时,高明超然,后人庸弱,才不能御国,智不能御人,则家国必败亡也。

因万事之要,皆在人也。人有代殊,国亦有别。以不变治有变,则变无穷也;以变治不变,则变有数也。

晋文成霸业,贵在知人。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以此知人、知世,方能用人、治国。

首在正名,次在用人。

封赏从者、尊王平乱、攻原守信、伐曹救宋,此全为君之信义,奉有道而伐无道,皆正名也。

凡为大事者,不可不虑声名也。因四方之人,皆先闻名而后论利,一人信而百人从,百人用而万人顺,或为礼,或为利,或以身事君,或以弱从强,故得名则得人,得人则得力,得力则事可为也。

文公欲强健其力,必用晋人,如亲近者,犹五贤士也。

君者,威权也,以亲近者聚其势,封亲近者固其权,用亲近者治其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