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王朝的腐朽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孔子(五)

第二百五十三章 孔子(五)(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知古今之更替,明家国之往来,博而慧之,广而达之。

择文道之要,礼仪之重,学而精之,立言立行,此修身之为重也。

立于当时,明过往之事理,察天下之明暗,然后可以为。

然自三皇以降,华夏文明历经五千余载,与今时愈近,六经之法则愈加艰难。

盖需明悟之事理何其繁多也,需修习之技艺何其繁重也。

盖仲尼修身以为圣,为政得以贤,有赖于此也。

观仲尼之诸弟子,颜回仁礼而德,子骞仁孝以贤,伯牛善言正行,冉雍仁以治徳,冉求通政善行,子贡敏言善商,子路勇而好礼,宰予能言善辩,子游善文知乐,子夏经世能文。

此十者,俱学六经以修身,明理强识,立言立行,然后通其所能善也。

盖夫子之学,犹善修身也,修身然后可以成君子,通达其才,发扬其性。

然天下无三百年犹善之学,亦如无三百年可行之礼,无三百年可用之法,无三百年犹盛之国,无三百年犹善之制。

虽有仲尼之才,超凡脱俗,亦不能全善也。

人之精力有穷也,天下之事理似无穷也,此至圣之道,在修身。

自仲尼之后,修六经者不计其数,然,得而圣之者,未可见也。

似颜回、子夏之流,一受仲尼之亲传,二则近道也。

后世之儒学弟子,若从孔丘之六经,相距者愈远,所得者愈虚。

因其道之所在,过往于礼乐,当时在霸业,往后于律法。兴衰更替之理,不可一慨而论之,不可以一而惟之。

欲学六经者,当不在重于六经本身,其所尤为贵者,乃仲尼择六经之法。

以六经之法,无论处何时何地,择其近圣而仰之,在周则文王、武王、太公、周公,其功不可以不盛,其德不可以不昭,诸如管仲、展禽、李聃,虽贤能圣德,亦不可取也。非不敬之、尊之、学之,群贤之学可以采之,生民之言可以纳之,惟至上之德不可二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