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王朝的腐朽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襄公十一年:作三军

第一百九十一章 襄公十一年:作三军(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于是,鲁襄公两次会合诸侯,攻打郑国。

同年,秦、晋两国在栎地(郑邑,今河南禹县)交战,晋国大败,史称栎之战。

在分封制的基础上,鲁国的封地和民众属于国君和各阶层的贵族大夫,三桓各有其封邑和民众,自有征赋。

如今作三军,虽已归为三桓之私军,但名为鲁国之三军,便是对属于鲁国国君封地上的民众进行征税,将归属于鲁襄公的民众分成三份,纳归三家。

作三军为制,归三家私用,再以军制分国君之民,取其征赋(征役和赋税)。

三桓原本各有私军,如今作三军,便将原来的私军并入三军。

三军之制,每家需要出一人,季氏却将所有人都纳入自家,加入的人,就不需要再交国君的征赋,如果不加入,则以双倍之数量征赋,于是,季氏所分之民皆入季氏。

叔孙氏取其子弟纳之,父兄则依旧归鲁襄公。孟氏在叔孙氏的基础上取一半,也就是所分的四分之一,其余征赋归鲁襄公。

这些都是三桓在结盟的时候就定好的。

所以,原本归属于的鲁襄公的民众,分为十二份,季氏取四,叔孙氏取二,孟氏取一,鲁襄公只剩下了五。

三桓得三军,又取了鲁襄公十二分之七的征赋,三桓愈发势大,鲁国公室愈发卑微。

这一年,郑国因为想要彻底顺服晋国,向宋国挑衅,希望晋国来讨伐自己,等到晋国走后,楚国就出兵,郑国因此顺服,是希望晋国顷刻力来攻打,这样楚国畏惧,他们就可以投向晋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