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王朝的腐朽 > 第一百四十七章 鲁隐公(三)

第一百四十七章 鲁隐公(三)(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夏季,鲁国在郎地筑城,但是由于耽误了农忙,《春秋》没有记载具体时间。

七月,宋国没有去觐见周桓王,郑庄公便以王命讨伐宋国。

由于宋国对鲁国当初入郛之战没有前来救援怨恨在心,变没有向鲁国禀告这件事,鲁隐公知道后,大怒,便断绝了与宋国的往来。

冬天,鲁隐公与齐僖公在防地(鲁地,今山东临沂东南)会见,商讨一起讨伐宋国。

鲁隐公十年,即公元前七一三年,鲁隐公在中丘会见齐僖公、郑庄公,之后在邓地结盟,决定出兵的日子。

于是,戎人怀恨在心,趁着凡伯出使鲁国,对他下手。

鲁隐公八年,即公元前七一五年,郑庄公请求废除泰山的祭祀,改而祭祀周公旦,与鲁国交换周天子封邑,用泰山旁的枋地交换在许地的田土。

三月,郑庄公派遣宛到鲁国来交换枋地,表示不再祭祀泰山。

这是因为周桓王对郑庄公不礼敬,郑庄公想要羞辱周桓王。

秋天,齐国让宋、卫两国与郑国讲和,在瓦屋(周邑,今河南温西北)结盟,解除了三国东门之役的仇怨。

五月,公子翚先行会见齐僖公、郑庄公,讨伐宋国。六月,鲁隐公与齐僖公、郑庄公在老桃会见。

鲁隐公先在菅地击败了宋国军队,之后,郑国的军队先后攻占郜地、防地,但都将其归属给了鲁国。

郑庄公得了名声,鲁国得了实利。

齐僖公派使者向鲁国通禀了这件事,鲁隐公让众仲应对,众仲对使者说,齐国国君让三国释怨而安定了三国的民众,这是齐君的恩德。我国君主知道了之后,怎么敢不承受齐君的德行。

这一年,无骇去世,公子翚请求鲁隐公赐予无骇谥号与氏号,鲁隐公便询问众仲,众仲就表示,天子分封诸侯,将他的出生地作为他的姓,赐给他土地并以此为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又用这个作为他后人的氏族;先人为官且世代都有功绩,那么就可以用官名做氏族,也可以将封邑作为氏族。

于是,隐公就以无骇的字为氏族,便是展氏。

鲁隐公九年,即公元前七一四年,三月,《春秋》记载‘大雨,震电。’,后又有‘大雨雪’,《左传》亦载‘大雨霖以震’、‘大雨雪’、‘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

这一年,对于鲁国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好的开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