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梦幻之北宋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声东击西(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声东击西(一)(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赵佶闻讯怒不可遏,在大殿中咆哮着:“秦风路、延安路,林林总总五十万戍边大军,居然让西夏打得灰头土脸,秦州再丢失,西夏便可长驱直入,倒是候和辽国一起围住汴京,朕就算有几十万禁军又有何用!”

刘安世一头汗水,“陛下息怒,西夏与辽国一定是预谋好的,臣请陛下下旨将所有禁军全部调往汴京。”

气归气,赵佶还没失去理智,闻言来回走了好久,“调回禁军确实是一条路,但这就是要与辽国、西夏在汴京决战,要是输了…”

输了自然不用说,大宋将不复存在,辽国、西夏这次算是抓住了难得的机会,大宋内乱让赵佶用兵捉襟见肘,到处都是漏洞,怎么堵都不是办法,“先调赵不去和杨应询回防,捧ri军暂时不动,看看是否能增援秦州!刘相公,让西部所有边军抽出兵力,增援秦州。”

刘安世觉得两头堵,怕都堵不上,可没兵啊,大宋号称有上百万大军,可真正能用的有多少?何况地域这么大,就算有用也来不及。

十月二十九ri,大宋最狼狈的一次朝会在紫宸殿召开,昨ri贴满汴京城的告示起到了作用,所有人都知道了叛乱的前后经过,当朝宰辅是幕后主使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难怪天武军能轻易进入汴京,可就是这样,叛军依然没有得手,这让人充满了无限遐想,最得到多数人赞同的说法就是赵佶乃是真命天子,在气数未尽时任何事都会化险为夷。

朝会上多数人都选择沉默,大变之后谁也不知道赵佶算账会算到多细,此时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划入安焘一党,最轻的怕也是流放雷州。丰稷见无人发言,只得出班先将叛乱之事做了个总结,意图安定人心,暗示当今天子不会大搞株连,当然有问题的已经没在这里站着了。随后,将辽国可能进犯到汴京城下之事提了提,这个才是今ri商议的要点。

枢密院使刘安世因过于关注西夏、辽国动态,忽视了内部异动,正深深自责,听闻丰稷提到辽国之事,出班奏道:“陛下,天武军叛乱,臣失职,臣愿前大名府,抵抗辽兵进攻,戴罪立功。”

深知不可能把殿中诸臣全部治罪的赵佶恢复了帝王应有的敏锐,刘安世的想法怕是很多人所想,只要在叛乱中一头雾水的都有失察之罪,当务之急是让那些依然忠心的大臣恢复信心,应对眼前的危机。“刘相公,说到叛乱,朕也失职,去大名府之事就不要再提了,眼下这中枢已经残缺不全,尽心办好事才是正道。”

刘安世俯身跪地:“谢陛下隆恩!臣一定尽心办事。”

兵部文书刚出汴京,就有德州府快马来报,说王麟正ri夜兼程赶往汴京,应该在这两三ri到。随着德州府加急文书送来的还有王麟的书信。赵佶看完书信,一时间呆坐无语,丰稷、刘安世等人急切想知道王麟说了些什么,可赵佶发呆,他们也只能干等着,约么过了一炷香功夫,丰稷见赵佶还是这个状态,小心翼翼问道:“陛下,出了何事?”

赵佶突然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天佑大宋!三郎真是好样的!”

“你起来吧,说说这辽兵来犯如何应对。”

刘安世定了定神道:“汴京城有zhong yang禁军三万,虎翼军五万,八万禁军守住汴京臣觉得问题不大,但要退辽兵还得从其他地方调兵,臣建议调动京兆府的捧ri军,德州府的信安军和真定府的成德军。”

这是眼下可调动的几只强兵,当然还有其他厢军,但那些厢军是什么状况,谁也说不好,别调来后才发现兵员不齐,战力低下,那就是给辽国送菜。

其他人也知道一些状况,一时提不出比捧刘安世更好的办法,“参谋司做个计划,看调动这几只兵马会有什么不妥之处,三ri后再议。”赵佶一时难以决断,想听听参谋司的意见。

没等参谋司做出计划,坏消息传来,王胜刚到秦州,西夏大军就到了,将他和骁猛军围在秦州,驻守在会州、西安州、怀德军节度、镇戎军节度、顺德军节度的十万边军被击溃,除两万人退回秦州外,四万人退回渭州、原州,两州三节度丢失,知通远军权领湟州的潘逢、知会州权领兰州的姚师闵和知河州的刘仲武也上书说吐蕃有异动,他们只能紧守三州,请朝廷派兵增援。至于永兴军路,知延安府陶节夫上奏说西夏大举进攻,定边军节度、保安军节度、绥德军节度暂时与西夏对峙,环州丢失,他正全力抵抗西夏的进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