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风1276(校对版) > 第0202章 履新

第0202章 履新(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唉,但愿陛下永远不要变!

郑思肖却不以为意,看看赵筠,这位美女部长、第一皇后瞧着文天祥若有所思,而后者一直垂着头,除了最初拿出修订的律法,之后就再没有发过言。

臣下们各怀心事的时候,楚风苦苦思索着。探索的道路,全然是自己由二十一世纪带到宋末,没有经验,没有先例,只能参照记忆中的大国兴衰,留神别人的前车之鉴,把握好自己的前进方向。

汉国目前的情况,就是采矿、冶金、武器、造船等重工业发达,以食品加工、海盐为主的轻工业产值远远低于重工业。这实际上是苏联的路子,从短期看,迅速提升国力,但长期来看,轻重工业两条腿,轻工业是跛足的,迟早走到歧路上去。

第202章 履新

李鹤轩、王大海、侯德富,连同海陆军的两位司令,都眼巴巴的盯着楚风,他们是最早追随陛下起家的从龙之士,他们也是从扩张政策中获益最多的人。只有不断的扩张,王大海管辖的船厂才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李鹤轩的表哥才能把生意做遍整个南洋,侯德富和两位司令的军队才能不断扩大编制。

楚风盯着面前用后世记忆画的台湾岛略图。二十世纪末,台湾耕地面积八十多万公顷,其中上好的水稻田五十万公顷,且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中央山脉以西的平缓地带,也就是琉球、琉北、琉南一线,开垦非常方便。

五十万公顷,合七百五十万亩,按每户三十亩计算,可以分给二十五万农户。由于政策是按户分田,各家只要有了成年壮劳力就会分家单过,若以每家三人的小家庭计算,则这些土地能容纳七十五万农业人口。

每亩双季产出三点三石,则总产量二千五百万石。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四百公斤左右,合宋制不到七石,以此论,琉球农业若全面开发,产出的粮食能养活三百五十多万人——是后世台湾人口的七分之一,毕竟宋末没有杂交水稻,也没有化肥和农药,能养活后世七分之一的人口,已经很不错了。

理论上,琉球能以七十五万农业人口养活二百八十万非农业人口,这是没有地租、全由自耕农才能创造出的奇迹。目前,总人口二十三万,农业人口十二万,琉球的粮食生产远远没有饱和,最初为了粮食而推动的外贸,究竟还有没有必要?

有必要!

工商扩张,乃汉立国之本。汉国并不是没有国内矛盾,楚风只是巧妙的用对外掠夺转移了矛盾,资本家们可以给工人较高的工资,因为他们可以从南洋上千万土人身上搜刮到更多。

军队因扩张而扩大编制规模,从小兵到将军都能较快得到晋升;商人因扩张而得到更便宜的原料产地和更广阔的倾销市场;工人从繁盛的工商业中获取了高工资;迅速扩大的政府规模,商业规模让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农民来说,商业服务业的繁荣支撑起了农产品的价格……以工商为支柱的琉球,军政商学各界都从扩张中获益,如果有一天他们失去了这笔利益,会发生什么?

楚风摇着头,否定了郑思肖的建议,再一次拿起了报表,陷入了沉思。李鹤轩等人则长出了一口气,看着郑思肖的眼神就有点不善:以前全是匠户出身的官员,大家想法都差不多,就算陈宜中加进来,他也是随大流的居多;可现在一个文天祥、一个郑思肖,情形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