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第85章 齐国的谋算

第85章 齐国的谋算(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孟尚书,我们当真要与英国开战?”

“内阁和军方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和推演,到目前为止,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孟惠光说道:“但我认为,不管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最终都是要打这一仗的,无非是大打和小打的区别。哼,英夷明知道几内亚湾的怀达王国为我齐国保护之国,竟然非要硬闯登陆,强行去采买奴隶,这分明是不将我齐国放在眼里!若是不强硬以对,岂不是让欧洲诸国小瞧了?”

“再者而言,十几年前,英夷不断提高各种货物的关税进口税率,意图将我齐国商品摈除在外,着实让人恼怒。我内阁数度指令驻欧总代表和驻英公使与之协商,均未获得满意答复。这么多年来,英夷外贸进口政策依旧未有任何变化,反而将我齐国更多商品列为禁止目录之中,使得我齐国对英贸易损失不小。以英夷之例,威尼斯、热那亚、葡萄牙,甚至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纷纷效仿之,大有联合抵制我齐国商品之势。若任由其发展下去,尚未采取措施的西班牙、法国、普鲁士,以及荷兰等国家,怕是也会后续跟进,设置各种贸易限制措施,阻止我齐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如此一来,我齐国在欧洲数十年市场开拓,当毁于一旦。”

“不要忘了,去年英夷商人拐带并残害我齐国皇家科学院学者一案,激起民间舆情汹汹。若不是经过一番细致盘查,证明此案确系英夷商人私自行为,与其政府无关,说不定那个时候,我们就要做出相应的报复行为了。呵,经此一事,英夷在我齐国民众眼中,那是印象更为不佳。”

“更不要说,日益崛起的英夷海军,也对我们齐国构成了一种潜在的挑战。昔日,太祖时期,就曾指出,英夷所据地理位置,与我齐国类似,均远离大陆纷争之地,不会受到战争波及。而且,它还可根据大陆形势发展,遥遥以对,选择最为合适的时机,攥取大量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它以其安全稳定的局势,必然也会吸纳更多的大陆人才和资金以为避难之所。假以时日,其发展之势,或将无可抑制。”

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杰拉特总督府,此时已经成了齐国驻屯军的一个军官驻地,在孟加拉达卡的巴拉·卡特拉宫柔软的砂岩上,不少士兵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所在部队名称,以及思乡的日期。

我们可以想象这么一幅画面,一个年轻的齐国士兵有些费劲地在一栋标志性建筑上刻着字,他穿着藏青色军服,系着白色皮带,火枪靠在墙边,军帽歪到脑后,胡子下面,舌头因为精力集中而稍微伸出双唇。直到查岗的军官走近,喘息声在盘绕的石阶中响起,他才赶紧将刺刀入鞘,将军帽扶正,背靠矮墙立正站好,以免身后石头上新刻的歪歪扭扭的名字,会显露出来。

齐国人似乎在用这种涂鸦方式,表明他们来过,征服过,继而又将其作为一种永久占据的标记。

“整个黔州总督区,人口规模二十七万余,粮食基本上也能自给,更兼驻有南非分舰队大小战舰十余艘,陆军三个混成营,地方守备乡兵团也有数千规模,是我们齐国经略大西洋最稳固的桥头堡。”海外殖民事务部尚书孟惠光站在一幅世界地图前,目光注视着南非的位置,轻声说道:“在黔州总督区绝对实力护持下,你此去开普敦代表我齐国政府接收荷兰人移交的殖民据点,应该不会有太大波折。但你知道,接收开普敦后,伱都需要做些什么吗?”

“请孟尚书示下。”齐国特命全权接收大使、首任开普敦总督苏秉义恭敬地应道。

“所以,不论是工商阶层,还是民间舆论,乃至军方,都希望对英国发起一场战争。这场战争,除了维护我齐国尊严,还有就是要趁机削弱英国的海上实力,同时迫使他们放开市场,减少对我齐国商品的限制措施。当然,这一仗,也是对欧洲诸国的一种武力威慑。我们齐国,是有能力向欧洲投送军力的。”

——

“开普敦地区有欧洲移民四万余,再加上所控制的土著和奴隶,人口规模怕是有七八万之多。”孟惠光转过头来,看着苏秉义,“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你就任开普敦总督后,就需要将这些欧裔移民和土著、奴隶,进行一番分化和清理,并迁居相当数量的汉人移民至此,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卑职记下了。”苏秉义点头说道:“接收开普敦后,我将立即着手处理此事。”

“处理人口问题,尚需谨慎,勿要一味用强,弄得当地人心惶惶。”孟惠光笑着说道:“对于那些无地农人、土著和奴隶,只需要将他们迁居至临近的海陵岛(今马达加斯岛)即可。让他们为我齐国拓殖该岛,开辟更多的移民据点,发挥其应有之力。而那些从东印度公司手中获得土地所有权的农场主和牧场主,则可以土地重新登记为由,逐步将其置换到黔州其他地区。总之,处置手段需讲究方式方法,切不可让荷兰人因此生出忌恨心理。”

“卑职定当谨慎从事,不负内阁和尚书殷切之望。”

“对了,接收开普敦后,你还需着手囤积必要的粮食、被服、药品和弹药等战争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