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429章 膛线有点难

第429章 膛线有点难(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现在省了这个环节,一股脑儿往枪膛里灌就行,这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灌进去,拿捅条捅,速度快的话,十秒内就能完成。

但是,赵与芮显然还想更快。

如果不用灌进去拿捅条捅,岂不是更快?

所以就需要膛线和子弹,以及后装方式。

现在的燧发枪比以前轻了不少,因为没有了药池,点火率大增,哑火率达到二百分之一。

同时火药的用量也少了,装填步骤也少了一步。

整体性能可谓质的提升。

赵与芮拿着枪带着两个儿子又到了外面靶场,试了几枪,都没有哑火,非常满意。

“现在一个熟练的枪手,多久能打一枪?”赵与芮打完后问。

元贞四年赵与芮也提出了膛线和子弹的的概念,然后唐波提到有个叫许厉的匠人,也提到了后装,当时赵与芮也是大喜,专门下令提升了许厉,从工匠提升为匠师,成为火器局部门主事,从六品官员,专门给他一批人,研究后装及圆椎形子弹和炮弹。

当然,赵与芮也和许厉说了事后世的经验,通常是按照逐步发展来的,因为以现在大宋的科技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

“回陛下,少了装药池的环节。”唐波道:“可以节省好几息时间,打的快的枪手,大概十几息左右就能射一轮。”

现在熟练的宋军基本能达到一分钟四发,有厉害的甚至十二秒内能完成,达到一分钟五发。

别小看装药池这步,挺耗时间的。

以前宋军拿出定装弹药,先得捏住中部点火药和引爆药的线,然后打开药池,小心倒下一部分,还得担心倒多了,倒少了,看着标准线倒,然后再把余下的往枪膛里倒。

这个过程最少得五六秒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