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隐相 > 一百四十五章 狂言?

一百四十五章 狂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词是绝好的神品名词,这歌女的声音也极好,唱来婉转流亮,清丽动人。然则待其一曲唱罢,除张旭高声赞彩之外,楼内本是热闹的气氛却有些冷沉下来。

这歌伎极爱珠玉集,自得书之后可谓爱不释手,功夫也就下的多。而在这么多曲子之中,她最好的便是这一玉楼春,日日苦练下来唱的极是不俗,这些日子以来每应召shi酒时,只要一歌此曲必是彩声一片,似眼下这般古怪的情形却是第一遭遇见。

歌伎不解缘故,满带疑huo的退下后,便听座中一名士长声叹道:自珠玉集南来,近日真可谓是入耳皆是唐词,即便偶有疏漏,也多是正声余音。可叹我江南士林已尽入北地文辞之牢笼矣,哲翁,哲翁,诃忍哉,何忍哉

此言一出顿时便是和声一片,一时间,何忍乎之声响彻四座。

唐松来之前他们就已议过此事,只是没有结果罢了。此时借着歌伎的一玉楼春旧话重提,陈一哲不免又是迟疑踌躇,眼神也无意间的在楼中扫视起来。

朗言至此,唐松愈的放松下来,人也更为随意了,或云:醉月宜楼,醉暑宜舟,醉山宜幽,醉佳人宜微醺。醉文人宜妙令无苛酌醉知音宜美伎轻歌曼舞

唐松收言作结后,不等张旭与袁叶两人称妙,前时那促声问的扬州名士又疾问而出,时令如何

一如前次,他促的急,身形不曾稍动的唐松答的更疾,春饮宜庭,夏饮宜郊,秋饮宜舟,冬饮宜室。饮地:花下竹株高阁画船幽馆曲石间荷亭。饮侯: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

唐松声音清朗,两人这促问疾答之间恰如珠落玉盘,清新雅致,叮叮可听。一番问答方休,轰然叫妙之声已四座而起。张旭那个泼赖户听的兴,更是伸手过来在唐松的肩臂处锰拍不已。

这一番扰攘闹了好些时候,待众人称妙罢,适才那促声问的名士向唐松笑着一拱手,哲翁此前所言不差,上官少兄果然腹藏锦绣尤其是才思敏捷实让人记忆尤深

扫过一片殷殷期盼的眼神,他那目光无意间便滑到了唐松身上。

便在这时,与陈一哲眼神相交的唐松悠悠然站起身来,这一举动顿时引得满楼侧目。

向陈一哲拱手一礼后,唐松方朗声言道:便不提这南北文运之争,结文社总是风流雅事,若能于其中奖掖后进,更是桑梓之福也。哲翁倾心士林多年,此岂非心之所愿德高望重,兼有众意拳拳,哲翁诃忍再辞这便应了吧

满座众客想不到唐松这一北来士子居然会此劝进之言,就连陈一哲也是大出意料,小友,你

随着他这话语,满座名士多有举酒邀饮者,酒能拉近人的距离,千载之前亦是如此,不知不觉之间,他们与唐松之间原有的隔膜与疏淡已是淡去了不少。

一轮饮罢,袁三山呵呵一笑道:借上官小友之言,醉知音宜轻歌曼舞,今日舞已见得多了,歌来

乐声渐消,正在当中而舞的六个舞伎敛身而退,片刻之后,便见一身穿湖绿七破裙的女子清扬而来,手抚琵琶在乐工们的牙板声中曼声而歌,唱的却是一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殿皱bo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听到这曲子词,唐松不由得想起襄州龙华会中景象,此词本是当日书录后给予柳眉的,后被一并收入珠玉集中,不曾想今日在江南这个陌生歌伎的口中又闻此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