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 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家第一银行

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家第一银行(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咬咬牙萧明决定自己扩大规模,于是除了杭州基地的冰工厂外,威海基地的兵工厂也在架设当中,除此之外,徐州太平城和辽东基地的各种工厂也在筹建中,现在萧明将整个大宋的军队体系纳入进整个火器武器的应用当中后,到时候购买弹药就不愁你户部和兵部不拨钱?

而杭州基地的各项事业都在稳定发展,丁建鹏从琉球群岛不断往返于杭州之间,那里的基地也建设的差不多了,而丁建鹏似乎很喜欢呆在琉球,以至于没他主持的化学实验室就剩下魏胜一个人在忙。

萧明很讨厌自己要全权处理政事和军事,于是对于枢密院的分权也在进行当中,按照道理来讲枢密院就相当于大宋的军队的总参谋部,找几个称职的参谋其实就可以了,没必要搞得跟国防部一样,萧明此次带动之下其实也开了一种朝廷内部的官僚改革。

要改变官僚体制没有那么简单,尤其又是面对着有“冗官”之称的大宋王朝,可是凡事都有可能,萧明知道很多事情看似坚冰一块,但只要找到突破口,还是很容易打破的,但这需要时间,而萧明现在有的是时间。

最新全本:、、、、、、、、、、

对于完全没有金融观念的大宋朝人,萧明怎样才能说服众人的确是让他颇费了番脑筋,这里面牵扯到一些商业的基本概念,市场货币的流通理论以及金融资本的获利的一些概念性知识,需要对各位大臣将这些东西全部讲清楚,估计就算讲个几天也未必能然他们明白。

所以萧明只能那一句话来搪塞所有的诘问,那就是在不增加赋税的基础上,为北伐进行资金的准备况且货币发行只是小面积的进行,全国上下先在几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作为试点,以后再慢慢推广,这些是财富积累的基础。

糊弄是糊弄了那些大臣,可是接下来如何让他们配合就需要皇帝赵构的旨意和玉玺了!但萧明的确要面对很多货币发行的问题,包括了老百姓十分认可的风险,但由朝廷户部,皇家还有日昌隆与太平银庄来联保的情况下,应该问题不大,而且发钞是需要漫长过程的。

由于两浙路和江南东路等地现在是大宋商家聚集的地区,各种大型工坊和超大型工坊不断涌现,很多有实力的工场主对日昌隆控制的很多技术感兴趣,都想要分一杯羹,处于发展整体国家基础产业的想法和目的,萧明决定拍卖几个重要的技术。

这些技术就是锅炉制造技术和基础化学工业需要制造的一些原料,当然单凭一家想要完全拿下这样的技术成果,肯定没那么容易,以锅炉制造这种蒸汽动力机核心技术来讲,墨家现在只是一个技术研发机构,而进行大范围制造的还需要其他工坊来参与的。

锅炉蒸汽动力的技术是个重中之重的要求,一家工坊想要吃下肯定很难,萧明要追求最少三家以上才行,于是各种资金充足和不充足的全都要进行一个资金的重组过程,联合企业的雏形由此而生。

想要购买这项基数的商家和大工坊必须先将购买的资金存入大宋皇家第一银行的户头,作为担保,还要有担保人的资金抵押,最后购买成功之后,如果要组织生产又要面临资金短缺的境地,而这时可以从皇家第一银行进行贷款,这是开展对企业贷款初次尝试了。

但有些产业需要的基础条件太多了,萧明向要迅速的建立基础化学工业的愿望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实现的,这方面可以从其他方面想办法,比如官营的办法,当然牵头的则是户部和兵部,因为制造炸药的工坊,必须要兵部出面来进行开展的。

可是户部和兵部却没那么情愿的出面,按照道理来讲,这是需要这两个衙门往外掏钱的事情,萧明本以为官府衙门之内也就管理下账薄而已,官员的俸禄由朝廷下发,清水衙门并不是说里面就没有油水了,后来才知道那个衙门都有小金库的。

兵工厂生产的瓶颈始终存在,步枪武器,大炮还有各式的弹药,产能上不去,再好的计划也只是停留在纸上的,萧明迫切需要社会上有人能够帮助他扩大生产规模,可是这是一件急不来的事情,就算他天天请户部和兵部的尚书和侍郎们吃饭也没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