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平银庄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平银庄(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而且来讲现在的大宋朝,民间借贷的比例也很大,但总归是没有个一个行业的监管和标准,所以发展的很不健全,很多为此而生的金融纠纷,甚至官司不断!官府对此审案都烦了,也引起了朝廷对这方面的重视,但却没有相关的政令下来。

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萧明的“太平银庄”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开业了……

最新全本:、、、、、、、、、、

去苏州过冬还有几个原因,那就是沈瓶儿的父亲沈括安葬在苏州,而且祭日将至,沈瓶儿身子不方便,但父亲的祭日总要回苏州的,在一个原因就是萧明一直让艾奇立操办的“私人银行”现在叫“太平银庄”已经准备就绪马上就可以开业,总店也设在苏州,萧明必须前去参加开业典礼。

要说起这家“太平银庄”来,艾奇立还真是下了大力气了,作为对金钱有非常敏锐洞察力的犹太后裔,他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和非常完整的思路,可他毕竟还是十二世纪初的人,对于拥有现代金融思想的萧明来讲,见识上还是落后的很。

但是萧明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对当下这种大宋朝的农耕社会的了解仍然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大宋商贸发达,手工业发达,但一般百姓对于土地的眷恋很深很深,商人虽然富有,但社会地位低下,有的人终其一生也都想求学致仕。

虽然商品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生活,市场流通领域的一些关键民生却仍然掌握在官府手中,如食盐,矿山,烧磁,大额粮食买卖,大型牲畜的买卖,大宗商品的交易都需要官府介入,海外贸易上也是如此,凡事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在税收上也得不到半点好处,况且诺大的大宋朝,只有广州和泉州两个市舶司,也大大的阻碍的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一般老百姓对于财产借贷这样的金融行为还始终停留在几个世纪以前的认知状态上,当铺和高利贷倒是横行,却没有一家有号召力和信誉的正规银庄来主领这一行业,市场不规范,行业处于空白点,并且货币目前也不太适合相应的操作。

萧明知道现在虽然是抢占市场的最好机会,但也处于一个市场被教育的阶段,在当下社会中,如果你没有官府介入的背景下,是什么行业也不会存在太久的!可是萧明却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介入点。

他花了大力气和大价钱在杭州湾修建的港口和码头就是为此而准备的,萧明盯上的是海外贸易这一块市场,由于多年来萧明的引导,海外贸易这一块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得力于萧明在辽东建立的东丹自由贸易特区的功劳。

短短的两年时间不到,辽东的锦州,营口等地港口的贸易量已经是非常之大,以至于萧明不得不开放旅顺港,辽东大量的矿产,林产资源源源不断的被卖出去,大量的金属,粮食,丝绵纺织品被进口进来,这已经带动了整个辽东湾的海运贸易业的发展。

从山东各地兴起的造船业就能窥其根由,而萧明的商船往往带动了大量东南等地的客商北上辽东,甚至福建和广东的商人也沿海岸向辽东出发,很多南方的特产也被引进辽东,更多的是大量的辽东本地特产被卖了出去。

依托于辽东造船基地的便利,洪山人之前建造的几艘小型试验船都被人购走作为商船使用,而杭州和山东的造船厂也是订单不断!巨大的商业往来和造船业的发展就给了萧明进行金融借贷找到介入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