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 第十三章 九转玲珑塔

第十三章 九转玲珑塔(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般的工匠作坊招人手都是收徒的形式,并和学徒的家里签卖身契的,一般穷苦人家的孩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卖给人家当徒弟的,实在是跟奴隶一样!

顾守贞的炼坊内就有好几个小徒弟,都是卖身而来,顾守贞人还是挺厚道,很少打骂,有时候还给些零钱花,但小徒弟不做满五年工,根本没资格学技术,不是有句话吗,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世道如此,没办法,期望能快速的改变顾守贞的观念,也是肖明要做的工作。

人员的问题,可以采用提高待遇和工钱来吸引满足,肖明计划里的管理和账房,就需要他亲自来挑选了。

杨震在第二天就送来官府辑事购买盖印信的合同,除了一千五百具弩弓外,另外还订购了一批刀枪兵器以及衣甲头盔,货款特预拨五千两,换成铁钱拉来了一大车,炼坊库房内的成品,被即刻装车拉走了,杨震想抓紧时间训练一批熟练人员出来,剩下的弩弓答应在三个月内交货。

送走了杨震,剩下就又开始忙了,顾守贞担心三个月内无法按时交货,自己也一头扑进工棚不出来了,肖明给他出主意,弩箭的弓臂和箭头都可以在炼坊生产,但其它的零件都是木头的,你可以包给别人做吗,杭州府内木匠有的是,按照图纸,直接批出去做,到时候拿成品的零件来结款,省事很多啊。

按照肖明的计划,那就是使用资金重组的方式,就是通过股权分配,让商业巨鳄日昌隆收购顾氏炼坊,再由日昌隆整合资源,出资帮助顾氏炼坊快速的扩张。

这是一种资产融资与商业计划的一部分,肖明做这个东西,那是小菜一碟,毕竟是他的专业吗,可他有点担心,如何说服顾守贞接受是个难题。

古时候的手艺人对自己的家传产业,看的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那是打死都不会卖的,有些人祖祖辈辈都是据此为生,手艺也是父传子,子传孙一脉相传,不可能达到后世的观念,对于能否说服顾守贞,肖明确实没太大的把握。

果然,顾守贞对于什么是“股权”根本理解不了,很奇怪肖明为何要把他的炼坊卖掉,肖明费尽口舌才让他相信,自己不是卖炼坊而是要发展它。

这个时候肖明才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不能还停留在科技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现在既然来到了北宋末年,最少思维模式要尽量快的适应这个古代社会,你可以观念领先八九百年,但却不能无视这种超时代的观念给古人带来的冲击,要让自己去适应当下的社会,也要让周围的人来慢慢适应你。

顾守贞大喜,真是好办法,自己的脑子是不够使,还是人家肖兄弟才真是大才,随便想一个办法,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如此又忙了一段时间,肖明看看炼坊,一切都已经上了轨道了,炼坊成批的弩臂生产基本上可以流水产出了,包出去的木匠活也不断来交货,同时新购买的铺面也纳入炼坊的工棚,并且顾守贞已经开始在新地皮上,安置炼炉了,于是也就松了一口气。

“看来步子不能迈的太大,不然真的会扯到蛋!”肖明想。

日昌隆之行势在必行,但要找个什么借口好呢?如果能够借助安道全的关系,倒是不错,关键是安道全此时根本联系不上,肖明感觉事情比较繁琐,有点无从下口。

事情先一步一步来吧,肖明考虑先把步子迈起来,有了官府的这一大笔订单,也许炼坊会立刻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

接下来的几天,肖明与顾守贞非常忙碌,沿街的地皮和铺面已经买下了,很多事情要打理,首先招聘人手就是个难题,宋朝时工匠的社会低下,根本不是士农工商的排法,由于工商业发达,商人的地位逐步上升,很快形成了两个对立阶级:做工者和商人,商人有钱能够得势,做工的只能被剥削,工匠靠手艺吃饭,但又怕被人抢了饭碗,所以大多比较保守,还无法形成统一的“工人阶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