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非汉废帝 > 第520章 税制改革:诸公,来看朕如何敛财

第520章 税制改革:诸公,来看朕如何敛财(第1 / 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刘贺只要完成大汉税制改革,也就会间接完成许多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改制。

长久以来,从先秦到大汉,最大的一项基本国策就是“重农抑商”。

虽然孝武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大力扶持商业,但在其余更多的时间里,商人虽然占据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地位极低。

历代统治者之所以重农抑商,就是担心商业会冲击农业,造成人人逐利,无人务农的局面。

但事实证明,商业的崛起不一定会影响农业,重视农业也并非一定要压制商业。

汉军从长安城开拔之后,刘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开始推行第三轮新政了。

这一轮新政的重点就是税制改革。

大汉的税种主要是可以分成了三大块,分别土地税【地租等】、人头税【算赋口赋等】、杂税【关税市税等】。

其中,在杂税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名目繁多的财产税和商业税。

以上三种赋税,土地税直接交至大司农;人头税一半交到少府,一半交到大司农;杂税则交到少府。

孝武皇帝就通过扶持商业,为连年的对外战争搜刮到大量的财富,而农业也没有受到损害。

如今,刘贺推行了大量新式农具和新式农耕之法,大汉农业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就更不可能轻而易举地遭受冲击。

所以现在的大汉有条件将“重农抑商”改变为“以农为主,以商为辅”。

原来,维护“重农抑商”手段有两个,一是国家的暴力手段,二就是税收的手段。

就拿现在的大汉来说,杂税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税种,就是为了“抑商”而存在的。

大司农是大汉的国库,少府是天子的私库,二者决不能错乱。

除了以上三大税收之外,水衡都尉每年要铸造新的五铢钱,相当于一笔铸币税,也归天子所有。

以上种种,就构成了大汉和天子的钱袋子。

当然,赋税不仅关乎钱袋子,更关乎天下的许多事情。

人是逐利的动物,上位者可以通过调节税制,来调节人的行为,从而调节大汉国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