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非汉废帝 > 第248章 朕的文治武功,缺一不可!(求订阅)

第248章 朕的文治武功,缺一不可!(求订阅)(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让昌邑郎跟着他,不会有什么立功的好机会的。

所以当下,刘贺对于赵充国的提议不予置评。

过了片刻之后,刘贺才慢慢地说道:“在上一次朝议上,朕听说除了大汉的军队之外,还要派使节去联络乌孙国,让他们提前整军,策应我汉军对匈奴的攻势,可有此事?”

“陛下没有记错。”

“派出去的使节是何人?”刘贺明知故问道。

刘贺当然信任赵充国,但是他并不打算让昌邑郎跟随赵充国出征。

在大汉帝国,对于职业军人来说,出征并不是一件被迫的事情。

恰恰相反,大多数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只要表现出色,就可以崭露头角,立下战功,进而加官进爵。

尤其是朝中重臣的子侄辈和天子身边的郎官,随军出征就是累积军功和资历的过程——没有危险,加官进爵有名正言顺。

“校尉常惠。”赵充国答道。

刘贺暗喜,与自己知道的一样,被派去与乌孙国沟通联络的,果然是此人。

常惠不简单,虽然官职只是校尉,距离将军一步之遥,但是他的经历却非常耀眼。

就像度辽将军范明友,不就是因为是霍光的女婿,而获得了率军出征乌桓的机会,进而“捡”到了一个军功,然后登堂入室的吗?

只要没有打败仗,那就是小胜,因此随军出征在大汉简直就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事情。

赵充国让天子将昌邑郎放在自己的麾下,不就是在暗示天子要给昌邑郎立功的机会吗?

到时候,危险的事情昌邑郎们就往后,立功的事情昌邑郎就往前,纵使不能明目张胆,但至少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但是,刘贺没有记错的话,赵充国这一路军队,虽然立的战功最多,但是和耗费的钱粮比起来,也仍然是九牛一毛,一点都不划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