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混在大明当皇帝 > 第四十三章 甲申十同年

第四十三章 甲申十同年(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临近午时众人才纷纷告辞离去,刘大夏却是最后一个离开的,看了自己的这位师弟一眼,拱手道,“宾之,为兄这就先行告辞了。”

“恕东阳怠慢了,若是下次定当宴请世兄。”

“告辞”

“告辞”

看着刘大夏离去的背影,李东阳原本想将自己已经上疏请辞的事儿告诉给他。不过想了想还是觉得算了。若是皇上准了再说不迟,若是没准又何必让自己这位同门师兄白白操心一番。

刘大夏沉吟道,“我倒是觉得陛下似乎被蒙古人入侵给刺激了,想要好好打造尖兵利器与蒙古人抗衡。就像大明军情局这般专门负责刺探地方情报的衙门一样,也是在宣府遭到蒙古人入侵后,陛下设置的衙署。”

闵珪闻言长叹一声,“长城之外,千里原野,一马平川,再好的强兵利器也抵挡不过蒙古人的骑兵冲击。皇上可不能任意妄为,否则对大明对天下百姓都不是好事啊。”

对于他说的这番话,在座众人皆流露出一丝忧色。从种种迹象表明皇上还真有想开战的意图,至于敌人是谁自然一目了然,只有北方的蒙古人乃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对于这种胜算不大的事情,在座众人皆是持反对态度的。

戴珊清咳两声,道,“朝瑛兄说的也的确有理,若陛真的有此意图我等定当竭力阻止。”

“我想皇上也未必有此意图,只是因为此次蒙古人入侵,做些防患与未然之事罢了。若是真的想要开战,至少也应该先囤积粮草于边关才是啊。”李东阳出言替郑德辩解了一句。若是郑德肯定会直呼一声为“忠臣啊”。

众人闻言微微颔,也觉得李东阳说的有几分道理。

“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我等众人皆年事已高,恐怕为朝廷也做不了多大的事儿。将来朝廷大局,还需要阁老来主持,多操心操心。”

在座九人中除李东阳外都已经年介七旬左右了,闵珪说这话倒也让众人颇为赞同,不过吏部左侍郎焦芳却是不置可否,却也没有多说什么。由于性格的问题他不仅与朝中大部分朝臣难以相处,即使自己这八位同年也有好几位合不来的。也只有李东阳一人脾气秉性皆是上上之选,乐于充当一名和事老,这也是为何八人会齐聚他府邸之中的缘由。

“诸位大人折煞东阳了,让某实在愧不敢当啊!”李东阳起身拱手道,一脸苦笑不已。若是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将上疏请辞了,还会不会这么想呢?

接着众人又谈论了一会儿当今朝野之事,却是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异常。之后便又说到诗词歌赋之上去了,谈古论今好不热闹,到不像之前那样针锋相对那般,显得颇为融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