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明余晖 > 第三〇二章 釜底抽薪;一个倒霉蛋的回家路

第三〇二章 釜底抽薪;一个倒霉蛋的回家路(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

对外界报捷时夸大战果来鼓舞人心是世界各国都惯用的操作,当然了,小夸怡情、大夸误国。

毕竟战报会骗人,但战线不会。

歼敌数字的统计颇为有趣,众所周知在古时候是以斩首级数为硬性标准。

可实战中情况复杂,没有闲工夫逐一砍脑袋,而且敌人也会拼命抢回同袍的尸首,所以许多时候歼敌数百只有几十个首级。

“呃…那只能说是还有点念想吧,吃进去的不愿吐出来。”

“所以今后须设法断其残念。”朱泠婧伸出食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依父亲与朝中看法,待南洋稳固之后就该考虑对俄出兵了,叶尼塞河至坎察尔成立一、二个隔绝双方的傀儡小国。”

姐姐,这倒不是说不行,但前提条件是得搞定整个南洋啊。

天知道英国人和美国人愿不愿意和谈承认东南亚的归属,要是他俩执意死磕的话,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战争少说要打上三五年……

周长风欲言又止,最后只是点头道:“长远来看,确实应该这样。”

而这也增大了首级的珍贵程度,保卫顺天时更是价值非凡——

而到了近现代,这种传统的记功方式很快就淹没于历史长河中了,歼敌数字的统计也变得越发值得玩味起来。

比如说一支步兵分队攻占敌方阵地后发现有5具尸体,但其中有一具士兵尸体无法确认究竟是谁杀的——张三指着说是他击毙的、李四则说明明是他击毙的。

这种情况下为了照顾士气、避免内讧,带队的军官往往会直接记为2个战果,于是他上报本单位歼灭敌军6人。

考虑到国力差异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力限制,大明全心全意北上的话,沙俄没有任何可能保住西伯利亚。

而随着萨哈、楚科奇、堪察加地区被剥离出来扶持为附庸国,当地的金矿、铅矿、煤矿也会顺理成章的被把握在手。

朱泠婧话锋一转,改口问道:“兵部准备公布多少战果?”

“击毁二十架轰炸机、击伤五架;击毁八架驱逐机、击伤三架;己方一架受伤,两架耗尽燃油弃机,无人伤亡。”

跳伞之后生死未卜,那自然不能算作生或死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