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明余晖 > 第二四二章 互不侵犯;姐至京城

第二四二章 互不侵犯;姐至京城(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他们展露的态度也很坚决,反复扬言为了本国利益绝不会做大让步,但实际上却生怕谈崩了。

谈崩的结果不言而喻,西方列国、或者说至少英法两国在日本的既有利益要打水漂了。

价值数目确实不多,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远大于价值本身。

首先,英法是不可能为此而开战的,而租界驻军是什么货色大家都心知肚明,其结果就是被轻松击败,然后灰溜溜地滚蛋。

如此一来,舆论会讥诮政府的无能、民众会质疑本国的实力、怀有野心的黨派会趁机大肆鼓噪,这无疑会让本就失稳的政局雪上加霜。

“但是先生,九州岛一直是贵国的殖民地。”法国密使如是反驳道。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有九州岛作为夹在中间的缓冲地,大可不必把话说的那么夸张,什么门户之地、什么为了安危可以不计代价。

“是宣慰司辖地和顺从的藩镇,不是所谓的殖民地。”大明密使先纠正了这一点,然后认真道:“九州岛在我们看来很小。你们都有航程超过三千明里的轰炸机,飞过大明海以后可就是苏松精华之地。”

三方密使都是被精挑细选出来的角色,口头工夫皆非等闲,你一言我一语的谈判由此继续。

德国自然资源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军事实力,石油、铜矿、钨矿、橡胶这四种资源都是战争机器不可或缺的,英法会同欧洲列国一直严格限制着德、匈、捷等国的资源进口,几乎只能勉强满足和平时期的使用。

这还只是最直接的影响,如果再考虑经济贸易上的间接影响,以及不可预测的恶性后果——大明一不做二不休,顺带着就直接进攻南洋地区……

那实在是太糟糕了!

于是英法两国密使从当天下午一直到午夜都在不断向本国发报,以征求意见。

在经过一天的斟酌以后,次日重新进行的洽谈就要顺利多了。

显而易见,如果想进行战争就必须囤积资源,而这些资源的主要供应国却都屈从于英法的指示,比如荷兰对德国的橡胶和石油贸易一直处在很低的水平。

虽然为了多赚钱,荷兰人在暗地里会偷偷摸摸地多售出一些,但总量仍然过少。

故而,这些年对德橡胶贸易的大头完全由大明和安南所包揽;除此之外,满载着钨精矿、钼精矿、镍精矿的货船也同样源源不断地自海防和广州启航前往汉堡。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冶金行业的重要稀有金属可以左右战局,所以法国人巴不得从任何可行的角度压制德国人的力量。

因为大明密使表现得过于强硬和有恃无恐,英法两国密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暂停洽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