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明余晖 > 第二三八章 逐利乃天性;真实面目

第二三八章 逐利乃天性;真实面目(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需求倍增、成本大减,想不赚得钵满盆满都不可能啊。

神情如常的朱泠婧端茶杯,也不用袖子遮掩,直接抿了一口,淡淡道:“财帛勾心,要谨记贪心并不好,容易坏事。”

这倒不是警告和敲打,只是向在场的权贵们提个醒——赚钱归赚钱,朝廷也允许发战争财,但要是动了歪心思,那到时候双方都难堪。

比如说二十年前欧战打得正酣时,英国人、法国人因为装备短缺,不得不满世界的寻找额外的供货商,购买步枪、机枪、子弹、帐篷、携行具、罐头等等,而大明某食品厂商接下了超过自身能力极限的订单,只能以次充好,最后坑了不少英法士兵。

这事被英法两国大力吐槽,但并未深究。

“衍生的行当似乎也行,据闻美国人正在研究石油化工合成纤维,若是能成,便可以之量产织物了,咱们的生丝势必要受影响。”

“据闻?这老早就被证实了,那所谓的‘尼龙’纤维在国内也研究的差不多了。”

“如此,不妨考虑向新行当投入一二。”

除了商洽利益分配和轻工业之外,众人还讨论了一下医药资源的事。

自从荷兰人在南洋地区广泛种植金鸡纳树开始,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爪哇、婆罗洲、菲律宾已经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奎宁原料产地,历史上同期,其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占比可达95%之巨。

商人的逐利性、为了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的特点长久以来都是大明君臣所提防的,因为古往今来因此吃亏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又譬如在嘉靖、万历年之后,官营冶铁行业逐渐衰败,大名鼎鼎的官营遵化铁厂也裁撤关门,自那以后官府开始转为定期向民间采购铁料,时不时就会遇到以次充好、蒙混过关的情况。

而今虽然大明本土的云南、琼崖、小琉球也有广泛的种植,但品质和规模还是比不了更具得天独厚气候地形条件的南洋地区,后者向全世界输出了90%的商品化奎宁原料。

在今后的南洋、乃至太平洋战场上,疟疾这一泛滥成灾的疾病是绝对无法忽视的,其对军队战力的影响不亚于缺粮少弹。

疟疾多由携带病原体的蚊虫叮咬所感染,主要症状是忽冷忽热,多汗,高烧可至40c,死亡率9%-31%。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身在南洋地区作战的美军疟疾发病率高达400%,也就是说平均每名士兵前后感染过四次疟疾。

同时,由于疟疾特效药奎宁的主要产地被占领,耗尽库存以后的美军不得不改用疗效稍逊、且有副作用的化学合成药物阿的平。

以商人思维来看待这种情况的话,未来的战争无疑是巨大的商机——军队的医药需求肯定是放在首位的,而且既然拿下了主要原料产地,那么奎宁的生产成本也会直线下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