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明余晖 > 第九十八章 暗中相争的明美

第九十八章 暗中相争的明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明外务官员则继续坚持不得低于50万吨,除非美国方面同意将菲律宾非军事化。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了这个要求,于是大明外交官也宣布愿意把吨位分配降低至43.5万吨。

最终美国与大明单独达成了一项协定,其可以视作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子条约——美国不得在菲律宾驻军,菲律宾殖民地军队上限为6万人,火炮口径不能>75㎜,坦克不能>120辆,要塞区不能进行扩建和更新;时限与海军条约一致,到启元7936年12月31日截止。

实际上大明方面还想得寸进尺,即移除巴丹要塞区和科雷吉多要塞区的大口径火炮,但美国方面断然拒绝,称“必须确保最低限度的自卫能力”,最后不了了之。

法国与意大利倒是无所谓,法国的重点是陆地,而意大利则只需要维持地中海舰队即可。

但英国与大明却对这个离谱的草案非常不满,参与商定的大明外交官差点当场掀桌子走人。

在被劝和以后,激烈的斡旋才真正开始。

大明海军给出的底线是45万吨,因此外交官在华盛顿会议上先刻意要求分配到与英美相同的52.5万吨,这个要求自然无人同意。

美国方面表示大明最多分配37.5万吨,大明外务官员则“略微松口”,称可以下降到50万吨,并一度咬死不松口,双方不欢而散。

美国要同时顾及太平洋和大西洋,倘若按照对半分来算,太平洋舰队可能只有25-30万吨总吨位的主力舰,因而绝不同意大明能在吨位分配上占太多便宜。

而英国方面则窥到了机会,再次试图扮演一个搅屎棍的角色,其提议——既然大明方面不松口,那干脆英美两国的吨位都由52.5万吨增加至60万吨。

这个提议被法意两国先后拒绝。

明美双方在数日的纠缠后,在私下里开始商议吨位分配,而大明方面也才真正表露了目的——菲律宾不能被美国掌握。

美国起初拒绝任何有关菲律宾的问题,但是在经过英法意的劝说后,终于勉强表态——如果大明方面可以把吨位分配降低到40万吨,那么可以考虑减少美国于菲律宾的“军事存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