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十一章 逆反

第十一章 逆反(第3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这个官本制度的国家,再大的商人,再大的行业霸主,也抵不过皇帝的一句话。

当然,因为这些放开,如今各地出现了不少官商勾结的事,特别是一些官员直接参与进了商业行为,让这个市场也失去了一些公平。

但是与此同时,勋贵阶层虽然没有资格参与行业规矩的制定,却有参与贸易的权力,所以,他们与官员阶级形成了上下游的关系。

如今的内务府就像是大明的商务部,只是自己也负责矿产,石油等方面的经营,还有商业银行控制在内务府的手中,直属皇家权力范围。

而下游行业里面,文官和普通商人主要负责生产环节,而勋贵阶层和他们控制的商人阶层负责贸易环节。

要说郑宏有些私心,朱瞻基相信,但是说他有不臣之心,朱瞻基又不信了。

何况,一个公爵,一个帝国的总督,也不是仅凭一个参谋的只言片语,就能随便扳倒的。

哪怕郑宏的确有不臣之心,也不能鼓励以下犯上。否则,这以后的规矩就会乱套了。

这胡顺,若真是一片公心还好,要是跟郑宏有私怨,公报私仇,那就留不得了。

下午,朱瞻基参加了大明正统四十年的丝绸行会的行业大会。

两方相互妥协,相互遏制,再加上内务府的调节,所以,目前还是能保持平衡的。

朱瞻基的参加并没有让这些商人们觉得震惊,因为这几十年来,朱瞻基为了鼓励工业发展,经常出席各种商业行会。

而且,每年都会挑选出一些有贡献的商户,工匠授予他们荣誉勋爵的称号。

如今的大明虽然算不上勋贵满街走,但是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一些低级的官员,勋贵,也并不是那么具有威慑力了。

许多百姓只要有上进心的,都鼓足了精神,争取也要跨入这个行列。

如今大明的各行各业,只要是成规模的,都有自己的行会,比如,丝绸,茶叶,瓷器等等。

除了钢铁行会等少数几个行会依旧被控制在内务府的手中,其他大部分行会都已经放开了控制,内务府只负责监管和约束,不参与具体经营和影响。

这种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让市场自我调节,虽然会诞生出一些行业霸主,但是,只要朝廷把控住平衡,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

真要让内务府将所有的事情都操心,都参与,只会给行业发展套上枷锁。

不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国家还是放开的好,只要不让他们失去控制,乱不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