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奋斗在初唐 > 2321第2235章 等死,死国可乎?

2321第2235章 等死,死国可乎?(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孔颖达想了一下,道:“秦王千岁,在下有个问题要问您。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了,老夫绝不同意兵谏。”

“孔尚书有话请讲。”

“兵谏如果失败了那当然是万事休提。但万一成功了呢?您准备如何对待陛下?如果让陛下退位为太上皇,那孔某人绝不答应。我宁可一死,也不愿留下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声。”

郭业和房玄龄对视一眼,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们知道,从现在开始,这次会议算是落入二人的掌握之中了。

当即郭业就把海外建国以及议会制度,详细地解说了一遍。

郭业没理房玄龄,而是往四下里扫视一圈,道:“诸位,上一次聚会的时候,房相说的话大家还记得吧?齐王的阴谋,大概要分三步。其一,立阴妃为后。其二,废太子,立齐王。其三行刺陛下。”

“现在,第一步已经完成。第二步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恐怕立齐王为太子之后不久,就是让郭玉兰行刺陛下。难道大家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陛下横死吗?”

房玄龄道:“但是现在陛下已经重新理政,即便大家真的兵谏也胜算不大呀。”

“为国岂可惜身?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死算什么?为了陛下的安危,难道大家伙就不该拼一把?再说了,即便不拼,等齐王登基,难道大家就能讨得了好去?”

二人一唱一和,就把这件事的利弊讲明了。

最后他说道:”圣人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果大家无法被陛下原谅,避居海外也是符合圣人教诲的。不知孔尚书以为如何?“

“这……”孔颖达想了一下,道:“《史记》中曾记载,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三年后,帝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还政于帝。帝太甲归位后十分贤德,诸侯归心。秦王欲行伊尹之故事乎?”

“呃……差不多吧。不过我有点胆小,陛下归政之后,我可不敢留在大唐,只能是在海外建国。从这方面讲,我可比伊尹差得远了。”

孔颖达点头道:“如此甚善!秦王欲效仿先贤,老夫不才,愿附骥尾。”

最古板正直地孔颖达都为兵谏的事找理论依据了,其他人那就更没意见了。

兵谏,可能失败,抄家灭族。不兵谏,齐王上位之后秋后算账,还是要抄家灭族。

这两样该怎么选,就是傻子都知道呀。

更何况,兵谏是有大义的——为了拯救李二陛下。而不兵谏,那就只能窝窝囊囊地被人以结党营私的名义处死了。

于是乎,人们纷纷表示,要继续原来的计划,实行兵谏。

当然,还有一些老成持重之人闭口不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