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逆水行周 > 第八十五章 岂曰无盐

第八十五章 岂曰无盐(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斛(石)米斗盐,一斗盐的价格抵得上一斛米的价钱,至于利润,即便按二十文一斗的进货价,三百文一斗的售价,贩盐到西阳出售,扣去成本至少有七倍的利润。

七倍利润的买卖,任谁都要疯狂,如此利润,做海贸也能轻易达到,可是海贸的风险极高,若是从番禹出发去极西的波斯国走一趟,即便往来平安,都要花上大半年甚至一年时间。

而做食盐买卖,虽然也要提防剪径强人,但不会没有航海那么危险,商队贩盐走的是陆地或者水道,遇见暴风雨可以躲避,实在不行还可以就地抛售食盐回本。

更关键的是,贩卖食盐走一趟所需时间较短,一年可以跑上几趟,这是相对于海贸的优势,即便平均下来贩盐的利润不过翻上几倍,但胜在量大且时间间隔短,综合起来,贩盐的利润可不比做海贸低。

如此暴利的买卖,不是谁都有机会做,首先得能到产盐地进盐,而沿海的盐场,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可以去进货,即便偷偷摸摸进了货,队伍没走出多远也会人间蒸发。

逆水行周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所以对于黄州的商贾来说,贩盐是无法染指的行业,而且因为位于长江中游,两端都有盐产地,所以黄州不过是盐商的倾销地。

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说的是扬州十分富庶,而扬州为何会如此富庶呢?水陆之便是其一,但最重要的是盐业。

扬州繁华以盐盛,明清之际的徽商,其“真身”就是盐商,许多人不理解为何盐会有如此暴利,其实很简单,利润和总量。

一般而言,盐的零售价不算高,但盐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资,所以需求量极大,即便利润再低,薄利多销一样能赚大钱。

那么盐从产地到各地店铺销售,成本价和销售价的差别有多大呢?

以这个时代而言,淮南盐城出产的盐,盐商从灶户手上收购时价格大概是二十文左右一斗,这样的盐如果没有掺杂石沙泥土,在西阳的售价不低于三百文一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