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中华大当家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赵国的幕后之人

第二百二十七章 赵国的幕后之人(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后来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渊想夺李世民的兵权但李世民抢先一步杀死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李渊退位!虽然弑兄逼父不太道德,但是大势所趋之下,却也是时势造英雄了!

所以说,赵国的大王利用完子悦,打压了国相的势力之后,现在逐渐想要收回政权,若是聪明一些的,更是让姜江浩想起了坐山观虎斗这个词。

现在赵国王座上的那位大王,看着子悦和国相斗得你死我活的,到最后两败俱伤了,他刚好坐收渔翁之利,若真如此,这位大王可当真不容小觑啊!

刘玄德三顾茅庐请他出来后,从将不过刘、关、张、赵,兵不过数千到平荆州,定巴蜀。这样的丰功伟业确实让刘备相形见绌,他的木牛流马,诸葛弩至今都是个迷,让现代的学者专家都捉摸不出。

刘备能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诸葛亮得占一半功劳。在《三国演义》里我们都知道刘备为报兄仇,急切用兵,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最后死于白帝城。白帝刘备托孤于诸葛亮之事流传千古,却少有人知其中事有玄机。

刘备当时是这么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言讫,叩头流血。其意就是孔明的才能比曹丕还高10倍,对于我这儿子刘禅能辅佐就辅佐,要是他没有治国之才就废了他自己做皇帝。这句话表面听力刘备有让权的意思,但其实不然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看这位功盖寰宇的臣子有没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也许当时诸葛亮不小心答应了,或是片刻的忧郁,门口就会冲进50刀斧手将其剁了。“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诸葛亮听完这句话如此惊慌失措现在我知道不是基于当时臣归臣,君是君那种等级思想而如此胆战心惊的磕头,也不是因刘备将要死而哭泣,而是因为自己如此鞠躬尽瘁到这时还被刘备怀疑用这些话来试探自己而感到悲伤。

刘备是怎样的人,其实熟读《三国》的人自然就很容易就可以接受刘备有疑心诸葛亮这一观点。

想起上面的两个例子,都可以体会到在政治里只有利益没有情可言,这时亘古不变的道理。在政治里甚至是父子兄弟都没有情面可讲。

说到父子,姜江浩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初的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唐开国皇帝李渊,就有一位功高震主的儿子——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是姜江浩非常敬佩的皇帝之一。喜欢上他是在看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开始,这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虚怀纳谏的明君当年也因为功高震主被他老爹李渊所忌。

先来说说李世民的功绩,灭陇右薛举父子集团,两天不吃饭,三天不解甲击溃依附突厥的刘武周,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平刘黑闼,灭杜伏威,萧铣定江淮。李唐的天下也是靠着李世民才打下来,非他2个兄弟李元吉,李建成这些跳梁小丑之辈能相提并论。李世民助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

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四弟齐王李元吉祥,排挤李世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