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之士[科举] > 寒门之士[科举] 第212节

寒门之士[科举] 第212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倭军自是竭尽全力去抗衡,明军入境时,其国人哭嚎声一片,更有通大明官话的官员称,倭国是大明的不征之国,大明如此进犯,实在是不仁不义!

听得此言,浙江、福建二地的兵卒们大怒,当年倭寇进犯二省时,杀了多少大明百姓,烧了多少房子,竟还有脸在他们面前说仁义!

倭国人又哭道,那些恶事尽是倭寇所为,他们只是些无辜的百姓,不该遭此劫难。

不说明军入倭国并未肆意烧杀抢掠,仅这些话就听得大明兵卒十分生气:“此事的确非你们所为,可倭寇抢夺的财物,你们没有用吗?”

“我家祖辈积攒的家财,你们供自己的儿女吃穿,你们又说,坏事不是儿女做的。”

何况柳贺在朝这么多年,有关朝事的判断出错的情形很少。

不过朝臣们虽同意了明军继续留在朝鲜,关于战事,众人心中仍是担忧。

毕竟之后的战事不是救援,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除此之外,明朝大军驻扎在朝鲜,朝鲜釜山、汉城皆失手时,明朝大军入境,朝鲜国王尊其为天兵,对李如松事事恭敬,更时不时命使者入宫吹捧天子,或到阁臣们家中奉上礼物。

可大军一时半会不肯走,还要借朝鲜入境倭国,朝鲜国王就十分不愿了。

论讲仁义二字,大明兵卒的确讲不过倭国人,因倭国人嘴上所讲与心中所想完全不同。

“倭国人满口仁义道德,其人却是天底下最不道德。”李如松叹道,“若倭国能投降,并写下不再犯的国书交予我大明天子,再奉上几个银矿,我大明仁义之军,倒也并非不能原谅。”

李如松的条件其实十分宽和了,内阁允他行事时,也不许他伤百姓,只是要他以大军之压力逼迫丰臣秀吉服软罢了。

倭国在外横行霸道惯了,却从未想过有一日明军会进入其本土,眼下正逢战国之乱结束,倭国本土已遭遇了许多战事,丰臣秀吉也不愿再来一场。

他们一方面担忧明军会趁机吞并朝鲜,朝鲜国王自身昏聩,在国内很不得人心,战事初起时,他便想过依附大明,将朝鲜划为大明领土,在大臣们的劝阻下,此事才未成功,眼下明军迟迟不走,朝鲜国王心中有此芥蒂,自然希望明军早些滚。

除此之外,明军要借道朝鲜入倭国,朝鲜也担忧明军撤走会引来倭国报复。

提及此事,李如松信中也有不少怨言,觉得朝鲜国卸磨杀驴太早了些。

可有内阁之命在,李如松才不管朝鲜国作何想法,依柳贺的推断,日后倭国再进犯的话,以朝鲜今日之态度,明军置之不理也有充足的缘由。

论兵强马壮,明军强于倭国,此次又是乘胜追击,不久后便进入倭国本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