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司礼监 > 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们也要有公司

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们也要有公司(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之藻没有前来,据史泰隆说,这位太仆寺少卿等人因急于回家奔丧,今早就在扬州友人及官员的帮助下,重新雇了一艘快舟启程出发了。这会,估摸都已到了长江。

肇事方的船主正在漕口和官吏的主持下和被撞方协商赔偿问题,郭居静代表教会向遇难船只捐了二十两银子,公公知道后,立即让人以圣约翰*庞麦臣的名义,向那遇难者捐银五十两。

此举,自是让教士们异常感动。

因为船员不是教徒,教士们自是不会给他做什么法事。

魏公公派了几个人帮他们收拾东西,并告知史泰隆,他老人家将于明日启程返回吴淞。

于是欣然起名,若是男孩,则为赵英俊。若是女孩,则为赵思臣。

小名,都叫一郎。

在万般不舍中,公公依依不舍下了船,目送赵家儿媳离去。

王月娥不是一个人回去的,公公特地派了一队兵护送她回去。

有关赵恒友的后事,公公也吩咐下去允赵家人去特区领尸,叫特区方面予以配合。

若教士们有什么要购买的东西,或需要什么帮助,都可以向他提出。只要力所能及,庞麦臣定将予以帮助。

尔后,公公特意让陶杰和张安去请几个洋商,通过陶、张二人的翻译,详细了解了下当下西方诸国在东方的贸易情况,以及贸易的具体过程。

这几个洋商其实只是澳门的小商人,他们之所以不辞辛苦从澳门前往明帝国的北方,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资金不足,因此不想通过那些明人中介采购,以节省开销。

月娥走了,公公站在运河边,回味无穷。

不远处,扬州府和此段运河段的漕口正在组织人手打捞沉船,昨夜遇难的船只尸体已经被打捞上来。

听说一开始没能找到,后来漕口叫人买来冬瓜,掏空扔进河中,几条船跟着那在水中忽沉忽浮的冬瓜后面,用系有铁钩的长网一路拉过去,这才将尸体打捞上来。

事情挺起来颇有点聊斋的味道。

郭居静和金尼阁等教士也在河边处理后事,沉船上有不少他们的行李,此刻捞上来,有的被水毁了,有的则因为锁在铁箱中没有浸水,正在一一整理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