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司礼监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国部队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国部队(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朝鲜方面知道刘綎将军暗藏收容日本兵,很是不满,可不敢得罪天将,不得已只能请求刘将军将日本兵驱出城外,不使入城。”

良臣注意到,郑铎说到朝鲜时,脸上明显有恨意。他尚不知这郑铎本来就是朝鲜人,不过因为杀父而流亡明朝。

横遭日军侵略差点亡国的朝鲜人深恨日本兵,魏良臣不难理解,但对于明朝将领来说,作战勇悍、鸟铳技术纯熟的日本兵绝对是精兵。

特别是刘綎,只要士兵能打仗肯拼命,管你是哪国人,他是毫无忌讳的。事实上,根据史书的记录,刘綎部下兵源很复杂,主力是汉人,但不乏蒙古、女真、朝鲜、日本,甚至缅甸兵、泰国兵、安南兵存在。放在后世,这位刘将军所率领的也算是一支多国部队了。

李永贞不愧是博闻广记,也说了一桩有关倭兵的事。只是这些被顾养谦收容的倭兵最后下场却不是太好,在一次和蒙古人激战中,全部阵亡。

现下辽东倭兵的主要来源,就是当年抗倭援朝之役中投降的日本军队。

李永贞说他在前辽东经略宋应昌所著的《经略复国要编》中看到过一些记载,说万历二十年夏天,就有多达三百多名日本兵向明军投降。而在两军停战期间,因为不堪忍受恶劣生活条件而向明朝投降、逃亡的日兵数量激增。

李永贞又仔细回想了下,道:“我好像记得,当时皇爷曾经下旨给李如松,要对日本降兵进行大规模整编,一部分精锐解到蓟镇,其余分散到宣、大两镇,用于抵御北虏。不过这些倭兵后来如何,我就不知了。”

后来如何?

万历命将日本降兵押到蓟镇和宣大去,显然是想让这些日本兵充当对付蒙古人的炮灰。现在十多年过去,这些倭兵就算没战死,活下来的也恐怕没几个了。

郑铎看了眼没有胡须的李永贞,道:“这位公公有所不知,刘綎将军手下的倭兵才是数量最多的。”

一说到刘綎,良臣想起来了,朝鲜战争时期,刘綎曾设下“鸿门宴”圈套,准备擒拿日军主将小西行长,不料被军中的一个“倭千总”逃出告密,导致功亏一篑。

明代的千总是统率五百至一千人左右的中级军官,这个“倭千总”统率的就是随其降明的日本兵。那么,大致可以推断出,刘綎营中至少约有数百名日本兵存在。

这批日本降兵跟随刘綎在朝鲜作战,战后也随刘綎回国。而刘綎回国后,参加过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此后,长期在四川戍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