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春 > 194章 昆仑奴大方阵

194章 昆仑奴大方阵(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初乖官决定要这么干的时候,小窦子其实很是担忧,要知道,国戚始终是国戚,掌着铁甲船,那是海外,言官肯定会弹劾,但眼睛看不到,完全可以抵赖的一干二净,可一千昆仑奴精锐如同戚少保帐下的兵,这未免就招人口舌了,因此他是苦劝过的,奈何国舅不听。

乖官的想法则是,我就是要把这力量放在明处,一来震慑宵小之辈,二来,也算授人以柄,皇亲国戚,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名声又好,身上全无缺点,你,想干什么?

至于骄横,这些对皇亲国戚来说,不算毛病,若不骄横,那算什么皇亲国戚,所以乖官才亲自跑去太仓找王锡爵的麻烦,得罪文人不怕,反正他已经把读书人得罪的不浅。事实上,在明朝,皇帝真肯下死力气保你,你什么事儿都没有,立皇帝刘瑾,后来的九千岁,为何那么牛,说白了,他们行使的就是皇帝的权力,正所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太监实际上一点也不可怕,但是一个充分得到皇帝信任的太监,就可怕了。

他郑国蕃是国舅不假,他姐姐郑妃作为历史上明朝仅有的几个皇贵妃之一,很牛也不假,但是如果他郑乖官完美无缺,完美的就像是上天派来拯救大明朝的,那,他的姐姐别说是皇贵妃,就算是皇太后也没用,如果真那样,他郑国蕃死定了。

这就叫自污,历史上很多牛人都这么干过,像是王翦,统领秦国六十万大军,出征第一件事情就是问秦始皇要田地要宅子,萧何唆使家人霸占良田,这些人无一不是自污。

这金子银子不要钱一般往岸上搬,黄白之物简直要刺瞎人的眼睛,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钱,谁也不敢往上头凑了去仔细看,只晓得一箱接着一箱,明知道那金子银子也不是自己的,可还是无数人觉得自己的心跳都快停止了。

搬完黄金白银,接着就是扶桑特产武士刀,也是一箱一箱的搬,乖官颁发刀狩令可不是闹着玩的,搜来的刀处理一下,打包,带回大明卖银子去,却绝对不可能像是扶桑历史上那样做成佛像了。

一直搬到太阳快下山,船上的东西才搬完,宁波港离城里头也不远,消息传开,市井小民蜂拥而来,虽然不敢靠近,可远远的看一眼也好啊!这得多少金子银子啊!然后私下交头接耳,很快就闹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有些就感叹,扶桑小国寡民,原来这么多银子,仰慕咱们大明国舅的才学,一送送这么多,是不是把人家的国库都搬空了啊!

有些就冷笑着说,眼大鱼子,这是那郑国舅在扶桑从那些海商身上刮来的,这是民脂民膏不义之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到底怎么解释,对不对,暂且不论,但,老百姓的观念其实几乎就没统一过,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你这么说,我偏要那么说,这实在是人之常情。

万历是乖官的姐夫不假,万历在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手腕很差劲被文官们整的很惨也不假,但万历是个很偏执的人,万一被姐夫惦记在心里头,那可就糟糕了,反正,和文官唱对台戏的,那肯定就是好人,事实上,历史上万历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你们(文官)越是反对,我越要去做。甚至有一次生病病的快死了,文官这时候还上折子要求罢免矿税,未必没有谈判的意思,要知道,皇帝死后盖棺定论也是文官说了算,意思就是,你免了矿税,你死了,咱们笔下留情,结果万历对身边几个太监说了一嘴,还没免,没几天病情略有起色,顿时就把说过的话扔到脑后,谁说免矿税的,矿税接着收。

于是就有人不屑反驳,你才眼大鱼子,民脂民膏泥马,我只晓得这些金银跟我一个永乐钱的关系也没有,原来海商的钱叫民脂民膏,我呸!前段时间方家闹事,说灯芯草卖到扶桑要折本,你敢说灯芯草折本么?明明五六倍的利,他方家不是照样恬不知耻说折本……而有些人,则惊讶那些黑奴,有些就说了,这就是唐传奇里头说的昆仑奴,你没瞧见打出来的旗号是昆仑么!

大多数人只是惊讶于昆仑奴的数量,羡慕的是国舅的豪奢,这么多昆仑奴,光是卖钱,怕就价值吓人了罢!只有少部分人,瞧得却是心惊肉跳,这些昆仑奴从上午下船以后,一直站在烈曰中不动,如今已经太阳快落山了,千人大方阵依然纹丝不动,这是,铁打的军队啊!

当初戚继光练浙江兵,带到九边威慑那些骄兵悍将,就是把军队拉到豪雨中站了一天,纹丝不动,那些和蒙古鞑靼打老了仗的九边悍将这才心服口服,认为戚少保的兵天下无敌,可如今,这位国舅却是把家丁练的跟天下无敌的戚家军一般,如何不叫人心惊,这样的家丁,船上盔甲拿了武器,顿时就是以一当十的精锐啊!

感触最深的还是海商,海商们见的世面大,有些甚至见过佛郎机人的方阵,可是,同样的肤色、同样的衣着、同样的步伐,给人的冲击力完全是震撼的,有些海商脸色灰白,喃喃就道:这简直就是罗刹恶鬼啊!

不管怎么说,这一幕极其之震撼,想必很快就会轰传天下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