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恶汉 > 第四四三章 贾诩一谋蜀中

第四四三章 贾诩一谋蜀中(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完善这个小朝廷,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非一朝一夕可完成。

所以,在开府之处,董俷只设立了凉国尚书和侍郎。

尚书令-诸葛瑾,兼领承明殿卫尉,秩比两千石俸禄。

诸葛瑾,已年近三十,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纪。历任过居延令,戍县都护府长史,无难军司马,右扶风太守等职务,可以说在军政方面,都已经获得了足够的经验,正可施展拳脚。

尚书仆射-苏则。

泰平三年三月初,汉帝刘辨三次下旨,封董俷凉王,授九锡,配享封国大西州。

而董俷在臣下的数次劝解之下,终于同意受封。对于这个消息,长安宗室原本是非常高兴,可不成想刘辨接下来的一道旨意,却令人瞠目结舌:因汉室未平,朝纲不振,故凉王董俷,需居于长安,封董俷为汉丞相,执掌承明殿,总领天下兵马以及政务,诸事可自行决断。

一道旨意,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以刘和为首的宗室,长跪未央宫外,请求刘辨收回旨意。

然则刘辨却不理睬,反而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宣称:初平以来,诸侯混战,生灵涂炭。若非凉王,何来今日之汉室中兴局面。朕非薄幸之人,绝不做那鸟尽弓藏事,特昭告天下人知。

要说起来的话,苏则也是追随董俷的老人,时间甚至超过了诸葛瑾,也是经历过许多事情,于军政方面有权威。对此,各方人物无可厚非。毕竟从资历年龄上来看,他们都够格了。

尚书共有四人-黄叙、庞统、步骘、吕蒙。

这四人年纪都在二十出头,其中步骘的年龄大一些,但是真正追随董俷的时间并不多,并且兼领着其他的职务。从这方面来看,就能看出董俷不愿开府的另一个原因,他手下无人可用。

言下之意是在责问各方宗室:在我颠簸流离,生死未卜之时,你们为何不站出来,维护朝纲呢?再有,现在让凉王就藩,那么关东诸侯,又该如何面对?你们指挥得了各方人马吗?

刘和等人虽然不甘心,可是也能听出刘辨旨意中的责问之意。

只得偃旗息鼓,不再为此事而纠缠。

五月,董俷昭告天下,于长安开府。凉国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同汉初诸侯王之制。

也就是说,董俷可以组建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小朝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