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逆流伐清 > 第二百五十四章 知进退,入贵州

第二百五十四章 知进退,入贵州(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于让他参与甄选,或许是因为这应该属于皇家宗室的事务,他是亲藩。作出的判断应该更能让人信服。

“岷藩身为远支宗室,能统合各部,能有现在的成就。能成为中兴大明之望,皆是靠自身的努力和能为,孤便暂留广州,帮他一把。”鲁王朱以海感慨地说道:“他比孤勇敢,比孤神武,此番若能威压吴三桂。使其反正来归,则江南战事可定矣!”

张煌言张了张嘴。并没有说出什么来。虽然他与鲁王的感情极深,但现在的形势下。鲁王退让应该是明智的选择。若因他胡乱劝说,鲁王再起雄心的话,内讧将是朱永兴毫无疑问地取得胜利,而鲁王必将因此而引来杀身之祸。

“江南若下,依岷藩的大志,便要效高皇帝北伐了吧?”朱以海把目光投向窗外,幽幽地说道:“本王若能归葬祖坟,复有何求?”

张煌言闻言大惊:“千岁春秋鼎盛,何出此言?”

如果在朱永兴掀起抗清风潮,并且节节胜利之前,只要朱三太子平安出现,天下人就会把这看成一个奇迹,是一个征兆,证明上天依旧眷顾大明,天命并没有生转移。即使是贩夫走卒,也可能会因为朱三太子的号召而奋起为大明出力。就好比朱以海和张煌言这两个人,尽管他们和朱慈焕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但仍然会为这个消息所激动。

但现在形势不同,朱三太子的出现会对现在以朱永兴为主的政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现在的抗清战争是利是弊,便是需要好好思量了。

“据殿下密信中说,五皇子在江浙隐姓埋名,入赘胡氏乡绅,以教书为业。”张煌言皱着眉头说道:“微臣在舟山的旧属也来了书信,所述类似。只是这真假尚需求证,岷殿下已有了将其营救出来的行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位五皇子很快便会来到广州。”

朱以海认真听着,思索了片刻,说道:“孤已退位就藩,日后莫要再说微臣二字。”停顿了一下,便就着三太子的话题继续说道:“隐姓埋名,还入赘胡氏,这哪里应是烈皇之子当做的事?嗯,孤记得弘光朝时出过一个伪太子,弄得人心混乱。此前车之鉴,不可不吸取啊!”

“微,下官也是这样想的。”张煌言颇为赞同地说道:“此时中兴形势一片大好,万不可动摇人心。可万一真是五皇子,便不可为鞑虏所捕获。岷殿下欲营救其来广州,怕也是有这样的担心吧!”

“孤的身体如何,心中有数。”鲁王微微一笑:“再加调养,然病根难除啊!希望岷藩能早日光复华夏,孤也想着能撑到那一天呢!”

“是啊!”朱以海轻轻点头,“此时万万不可内乱。亦不能给鞑虏混淆视听的机会。秘密营救,秘密甄别,秘密处置,嗯,这样好。这样好。可为何要交给你处理呢?”

“这个——”张煌言想了想,说道:“可能因下官是刑部尚书吧!”

鲁王朱以海疑惑地看着张煌言,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解释。

张煌言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今上南狩,岷殿下不想沾手此事,也是有苦衷吧?”

鲁王朱以海沉吟了一下。轻轻颌首,觉得这应该是很接近正确答案了。他觉得朱永兴是不想背上坏名声,反正所谓的朱三太子看起来也不象是胸有大志的样子,由别人说真说假,不仅不易产生流言蜚语。也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大位已定,弘光不让太子,永历也不会让位于五皇子。这样看来,朱三太子的身世固然显赫,只要不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