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逆流伐清 > 第十七章 元江宣慰

第十七章 元江宣慰(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节节抗击,骚扰袭击,慢慢退至元江,再倚城固守。这几乎就是腾冲作战的翻版。在腾冲有高黎贡山作为屏障,元江呢,朱永兴在前世曾去游玩过这座“天然温室”。他记得从昆明驱车到元江的这一路上风景迷人,山岭起伏,道路弯弯曲曲,犹如白色飘带在崇山峻岭间漂移。高架桥、盘山路、穿山洞数不胜数,高山、悬崖、山谷、水流、山庄则美如画卷。

当然,现在朱永兴不是在憧憬美景。而是在判断昆明清军想要抵达元江,途经的道路在目前的条件下,应该是很崎岖难行的。元江又属于周围都是山的盆地地形,周围的山也比较高耸险峻,有非常多的原始森林,作为阻滞打击清军的战场,还是相当有利的。

“在腾冲作战时。化整为零、散于敌后的扰袭部队起了很大的作用,只是人数少了一些。”马宝回忆着追击线国安的情形,如果不是受到阻碍袭击,没准还抓不到线国安呢。所以对这个战术很是赞赏,“此次应该增加力量,有数千熟悉地形地势的土兵在山林中出没无常,既可截杀信使斥候,切断敌军与外界的音信联系;还可适时变零为整,攻击敌人押运辎重粮草的小队伍。”

朱永兴对此表示赞同,土兵阵战能力有限,这种在本乡本土的骚扰袭击,应该正是其所长。再加上地雷、手榴弹的使用,还有轰天炮的冷炮袭击,清军肯定要大吃苦头。

“还需在元江上游择一地驻军以为外援,人数不用太多,千人即可,要通习水性。清军若立浮桥木寨阻隔元江水路,围困元江城时,则可乘船顺流而下破击之。”朱永兴最担心的还是元江城的水道畅通,这可是增援的人员、物资必经之路。

停顿了一会,朱永兴才开口说道:“从石屏至元江,却不是只有大竹菁一条道可走。虽然可能性很大,我们依然要考虑得周全一些。再说老武山吧,离元江似乎有点远,容易被清军切断联系。”

“殿下,这只是初步的计划,还需修改完善。”马惟兴拱了拱手,解释道:“走大竹菁为石屏至元江的最便捷道路,且清军岂知我军在此设伏?而老武山距元江亦不过七十里,清军若屯兵遮断,岂不担心被两面夹击?”

历史上,清军还真获悉了大竹菁有埋伏的情报,间道而走,绕离了伏兵;而老武山与元江的联系也确实被清军切断了,根本没起到作用。朱永兴沉吟了一下,不想就这个计划与马惟兴纠缠。毕竟,他马上要去安沛坐镇,已经不再涉及到元江作战的事情。

所以,接下来朱永兴就安南郑氏、镇守安南占领区、招募训练新兵等事情做了交代。马宝随后也介绍了目前明军和土兵的驻扎防卫情况,以及粮草物资的调配。

总的说来,镇守占领区的任务比较轻松,郑氏大伤元气,又专注于收复被南阮侵占的地盘,对明军暂时没有威胁。莫氏也正在积蓄力量,巩固地盘,在没有明军支持的情况下,也不大可能有什么异动。

“殿下,元江起事后,末将有意把指挥部移至元阳或亏容甸等长官司(现红河县),以便就近指挥。”马宝提出的建议看似合理,却让朱永兴迟疑起来。

元阳距离元江远了些,而亏容甸等长官司又太近了,与石屏隔河相望,搞不好清军占领石屏后便会先来攻打。马宝所率兵马的任务可不仅是在危急的时候援助元江,还要保卫安南占领区呢!

“殿下,那总督希望您能去元江坐镇,这对联络各土司、各降将极有益处。”等朱永兴和马宝交代已毕,马惟兴在告辞前又转达了那嵩的期盼。

“吾去元江坐镇——”朱永兴略略沉吟了一下,便轻轻摇头道:“这与竖旗起事也差不多了,打草惊蛇呀,不妥。或者,偷偷的去?也不好,那样就起不到那总督所希望的作用。”

“那总督四下联络,昆明清军对此想必会有所觉察。”马惟兴说道:“我不动,敌亦要动。殿下要慎加提防。”

朱永兴点了点头,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事情。不能自以为事,不能把敌人想得太蠢,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敌人会按自己的计划行动。但依据历史资料,那嵩七月起义,昆明清军在九月才大举出动,可见滇省的雨季真的是制约清军行动的一个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他应该还有时间,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送走了叙国公马惟兴,朱永兴便让马宝召集众将,继续商议元江的战略布署。既然是以拖延、防守为主,以老武山作外援,便有些不妥了。至于在大竹菁设伏。朱永兴也不赞同。伏击成功自然是好,若是清军绕道别走,这伏兵也就被隔离于元江之外,空自减弱了元江的防卫力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