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扬天下 > 第646章 草原私有化

第646章 草原私有化(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有的藩属国依旧是藩属国,他们朝拜的礼仪照旧。本王此举只是为了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本王希望,今后大秦对外交往时,能少动些刀兵,更注重于伐谋伐交。

而伐谋与伐交既然比伐兵更重要,就必须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谋划和执行。之前各朝把外交职权分散于礼部、兵部、鸿胪寺这些部司,这明显是对伐谋与伐交不够重视,几个部门没有统一的决策,没有高度的效率,最终的后果往往是不得不付诸于武力。

在宋代之前,周边的狄夷都还处在蒙昧的状态,中原朝廷不重视外交还可以理解。但自从宋代开始,相继出现的辽、金、元、西夏、朝鲜、日本、安南、大理、满清等,不管咱们承不承认,他们确实都已形成了国家的概念,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兴也勃然,亡也忽焉的夷狄。

有鉴于此,中原朝廷还秉承以前的外交策略以及态度,这是严重的思想滞后。所以今后,大秦一方面仍要谋求宗主国的支配地位;

但另一方面,咱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外交的事务,不能再一味的把周边各国以蛮夷视之。要更好地控制他们,就必须要更加重视他们,这是必然的道理。这与大秦继续谋求宗主国的支配地位也并不冲突,还可以减少伐兵,损耗国力的情形,难道这不是各位大臣希望看到的吗?”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

秦牧突然提出要成立一个外交部,并把它提升到与现有的六部平起平坐的高度上,这让司马安和李源、杨慎三人都大感意外。

一开始三人都不说话,心中急着消化这个讯息。

他们都是很早就追随秦牧的老人,深知秦牧虽然年轻,但涉及如此重大的事情时,他绝对不会是一时冲动而贸然决定。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实例可以说明,一个富于谋略的纵横家,可以轻松地避免一场战争,同时还能为本国谋得最大的利益。

在那个时代,纵横家都是各国君主的坐上宾,极其受敬重。

这些纵横家在后来之所以不受待见,是因为国家统一了,而外部又没有同等分量的势力需要到这些纵横家。此类人物对国家而言,就成了有害无益的群体。

但现在不同了,对待周边各国,不能再象用以前那种粗暴的方式了,这只会得不尝失。比如明朝对日本,清朝对英国,都是外交手段过于粗劣,把原本可以成为贸易伙伴的国家变成了敌人。

既然秦牧对此谋划已久,那他们作为近臣,也不会象一般的御史那样,闻风而动,贸然反对。肯定是要先想清楚其中的利弊,才会作出反应。

养心殿外,秋阳洒了一地,梧桐开始落叶,大片的叶子从窗外飘过,一缕西风来,飞过高高的飞檐角去。

秦牧让宫女重新沏上雨前龙井,淡淡的茶香弥漫开来,让人心肺一清。

李源略作思索后,迟疑地说道:“秦王,此举等于是自动把各国提升到了与我大秦同等的地位,颇为不妥,作为宗主国,若与各国平起平坐,如此大秦威信不存,何以号令周边各国?”

秦牧摇头说道:“本王要成立外交部,并让其与六部并立,这只代表大秦对外交的重视,不见得就是提升那些藩属国的地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