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1483章 凑钱

第1483章 凑钱(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就比如中国人做两弹一星,要是论水平和积累的话,名气最大的钱学森在顶级实验室里也不过是立足而已,远没有到执掌一个超级项目的程度。中方组织的科研人员更不用说了,许多人甚至不具备本科程度,以至于要自学高等数学、高等物理、高等化学等等。

但是,不计工本不求成功率的实验条件是非常变态的。

差不多水平的学者,在欧美国家的可能还没有实操过两次呢,国内就已经测试三五次了。

这样的训练模式,很容易就将学者的水平给拔上来了。

杨锐的实验室也是这样。

杨锐沉吟了一下,道:“不如这样,搞邀请制,你弄一点邀请函,给各大媒体发出去,尤其是在京的媒体,大一点的都发,但是邀请函搞的朴素一点,寒酸一点,寄送的方式也简朴一点,然后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回馈期,到时候没有回馈的,没有拿邀请函的,就不要来了。”

“那也好多媒体吧。”

“以后每次都发邀请函,想来的要提前两三个星期做准备,等风头稍微过一下,很多媒体嫌麻烦就不会来了。再以后,我们就不给不喜欢的媒体,还有上次没回馈的媒体发邀请函了,几轮下来,应该就没多少记者追踪了。”别看新闻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一个个凶猛的和棕熊似的,实际上却都是怕麻烦的主儿。许多记者连文章都懒得写,就让受访者自己撰写。

80年代的媒体风气正是飞流直下之际,杨锐也不介意利用一下。

他并不是喜欢自我隔离的学者,但是,课堂上的媒体是很没有必要的,与其让他们占据一个位置,还不如让出空间来,多填补几个学生呢。

世界顶级的生物学项目,放在冷泉港之类的顶级实验室,从顶级大学里毕业的博士可能要等十几二十年,才能等到参与的机会。

离子通道实验室,华锐实验室和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却是放开了大家尝试的。

杨锐的教学能力一般,但是,给有志于生物学的学生们上上课,本身还是很带感的事。想想三十年后,这些读北大和清华的孩子免不了有许多成长为科学大佬了,见到杨锐,起码也是听过他课的学生。

杨锐想的很好,自觉满足的将工作安排了下去,就到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休息室里小憩了片刻。

如果克隆羊也做完了,旗下的三间实验室,一并北方制药在内,虽然都在做各方面的后续研究,却都不是很需要杨锐的参与了。

科研人最需要的就是得到锻炼。大部分的科研单位,都是无法提供锻炼机会给研究员。

而机会一旦让出来了,学者们的成长是非常快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