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山地合成营到北宋 > 第62章 金营议和

第62章 金营议和(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赵桓无奈,只得在青城寨住了下来。此行所带的被褥甚少,给赵桓安排好卧榻之后,就所剩无几了,宰相何栗等大臣都睡在地上,卫士们夜不解衣靠着打盹。其实这一行人谁也睡不着,在忐忑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粘罕和斡离不仍然不安排见面和谈,只派遣使者前来商议和谈条件,并要求赵桓先草拟降表。

赵桓命随行的大学士孙觌起草,孙觌推避不下笔。赵桓变了脸色:“朕岂能在此地久留?卿速写来。”

孙觌不敢抗命,起草了一份降表,表示宋朝愿意请和称臣。赵桓看过之后,交给金国使者给粘罕和斡离不送去。

过了一会,金国使者又回来了,说粘罕觉得有些文字表述欠妥,要求重新撰写。

下午,开锋府贴出皇榜:明日皇帝出城议和!

二十八日早上,皇宫宣德门打开了,赵桓乘着御马向金营出发,随行的有宰相何栗和大学士孙觌等大臣,还有一个三百人的卫队,虽然是卫队却没有带兵器。

从皇宫的宣德门到里城的朱雀门再到外城的南薰门,路两边的雪地里跪满了百姓。他们都痛哭流涕不住地叩首,口里山呼万岁。

赵桓此时为救苍生百姓要亲自入虎口,京城百姓不由得由衷感到他是一个仁义之君,内心里都万分祈盼和议能成,皇帝能平安归来。

这就是大宋的百姓,死到临头了,还对金虏心存幻想,为了生存可以出卖国家,出卖皇帝,卖儿卖女,没有一点血性,靖康元年东京城里的百姓已经在儒家理学的熏陶下,把民族血性的**给烤焉了。

赵桓叹了一口气,对孙觌说:“事已至此,不得不卑辞尽礼,不必再用空洞之言搪塞了。”

赵桓心怀忐忑地来到了南面金营驻地——青城寨。青城寨在东京城南郊外,是宋朝天子祭天时先行斋戒的地方,故又名斋宫。

青城寨属于金虏国相副元帅完颜宗翰西路军的大营驻地,刘家寺属于金虏二太子元帅完颜宗望(斡离不)东路军大营驻地。

粘罕和斡离不闻报,南朝皇帝赵桓已经到了青城寨,两个野蛮人格外兴奋,如此一来,南下对宋战争的红利已经在向他们招手,因为南朝皇帝已经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

完颜宗翰(粘罕)决定先让赵桓在青城寨等一天,此举一来消磨赵桓的锐气,二来现在东京城里粮食和燃料匮乏,拖一天就要耗一天的柴米。大金对东京围而不攻,利用议和把他们拖在这里,到时候不怕南朝不束手投降。

赵桓如坐针毡,到了黄昏时分,粘罕才派人来通知:“二太子在刘家寺,明日方能赶来。今日天色已晚,就请南朝天子下榻于青城寨。不知是否带了被褥?本来想送些被褥来,但又恐南朝天子用不习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