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东晋无敌铁军 > 第一二八章禽兽不如

第一二八章禽兽不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桓温能升任荆州刺史、南蛮校尉、安西中郎将。主要是得益于当时东晋朝廷的内部权力斗争,外戚庾翼、庾冰掌握东晋内外大权,飞扬拨扈,引东晋重臣不喜。原本桓温是庾翼的好友,麾下前锋小督,然而桓温趁庾翼病重,挥刀相向惜刀恩主,一举铲除庾氏朝野内外的势力,取而代之。

“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袁术称帝,曹操挟天兵击之,术败,众情离叛,加天旱岁荒,士民冻馁,江淮间相食殆尽。晋平吴,其民乃还本土,然自匈奴刘渊叛,引兵南侵,羯石勒、石勒、鲜卑燕,数次兵洗,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数百里,无复人居……”徐敬宣见高敬宗年龄虽小,却心机深沉,徐敬宗更加坚定了投效之心。

自三国时起,江淮沃土千里,渐成鬼蜮,百里无人,除了天灾、战争,主要还有是发展不够重视的原因。不过相对而言,人祸大于天灾,兵劫大于人祸。自刘渊建立匈奴汉国开始,第前燕南侵,短短五十余年的时间内,江淮地区发生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争达三十七次之多,江淮如果能发展起来,那才是怪事。

高敬宗不过开发了一座盐矿,在不足三个月时间内就引来田豹、田洛、郭阳等势力的窥视,高敬宗相信,冲他本人而人只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切切实实的利益。狼若要吃羊,何愁找不到借口?哪怕高敬宗放个屁,污染了江淮空气,也可以成为讨伐他的理由。

高敬宗丝毫却没有把徐敬宣当成宝的心思,精通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在高敬宗眼中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徐敬宗不可能知道地球是圆的,也不可能知道神秘的月亮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水,更什么广寒仙子……

高敬宗道:“不知先生何以教我,我们江淮都督府后期如何发展?”

“主上四大宏愿,臣感觉非常好,也一定可以实现!”徐敬宣道:“臣反复思虑,觉得以当前的形式而言,主上要想打开局面,首先要找一山高水深,易守难攻之地,垦田置业,藏兵于民,坐看风云再起。然天下虽大,像这样的易守难攻之地却不多见,惜高祖据汉中,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易守难攻,休养生息数年,兵出关中,逐鹿天下。然而,如今汉中为司马勋所据,主上暂不能得。而北则有太原(国)东依太行山,西接吕梁山,北倚石岭关(黄寨),南据韩信岭(灵石),有五百万亩良田,是难得的帝王之基。然而如今太原为白虏燕贼所据。关中函谷关、大散关、武关、萧关所隔,乃秦汉龙兴之地,然却被氐秦苻坚所据,二十万氐族胡骑,非主上可力敌。”

听到徐敬宣提到汉中、关中、太原等地地形地理位置,高敬宗暗暗惊奇。古代可不像后世信息发达,在这个时代接触的知识面非常狭窄,人们活动范围通常不会超过方圆百里,像徐敬宣这样可以熟悉南北各地地形,勉强可以上“下知地理”了。事实上中国可以作为帝王之基的地方非常多,比如辽东“松辽盆地”,吐蕃的核心地带“羌塘盆地”、于阗国兴起的“阿克赛钦盆地”还有天朝发迹的陕甘宁盆地等。

“如今大多龙兴之地,不是有主,就是犬牙交错!”徐敬宣接着道:“可供主上选择的其实并不多,唯有光武帝龙兴之地南阳!”

事实上高敬宗也是一直把高阳作为理想的根据,听闻徐敬宣提到南阳,高敬宗眼前不禁一亮:“南阳是好,吾也不是没有想过夺取南阳,只是如今桓温视荆襄为禁忌之地,有道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吾欲取南阳恐怕也不容易吧?”

“秤砣虽小,可压千斤!关键在于找到用力地点,找到正确的用力方向。”徐敬宣笑道:“当年桓温入赘司马氏,起于微末。但他就是因为找到了一个好点子,利用好了其中一方面的力量,不数年间便转弱为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