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东晋无敌铁军 > 第九十八章投石机

第九十八章投石机(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高敬宗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车辆,怎么如此奇怪?”

籍戡道:“这是盾车,以厚木板所制,原本盾车需要用生牛皮蒙皮,然而卢龙田家军却没有这种物资,只用稀泥覆之,不过此盾车威力不俗,弩箭不穿,火烧不燃,可以有效的为进攻的将士提供有效的掩护!”

高敬宗这才恍然大悟,敢情这是“土坦克”。高敬宗在后世看过《小兵张嘎》这个老电影,对里面的情节记忆犹新,其中八路军就是用多层棉被浇水,蒙在八仙桌上,制造出来了简单的“土坦克”进攻鬼子炮楼。而且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首先多层的棉被浸水,再夹上泥土(也有说没用泥土的,我也觉得泥土没什么用),作用类似与现在的软式防弹衣,还有就是日军在炮楼上开的枪,而土坦克装甲在车顶,所以弹着角度很小,防护效果倍增。

城墙上弩箭射击角度同样不大,对于这种盾车的杀伤效果有限。此时虽然棉花尚没有传至中国,但是古人却采取了泥土代替木棉,吸附弩箭的冲击力,从而减少伤亡,这个办法虽然老土,却暗合力学原理。

早在战国时期,越国就已经使用了可以把十二斤重的石头抛掷到二百步远钓原始“炮兵”兵器。后来,曹操也使用过发石机,在“官渡之战”中用来打击袁绍营垒的“霹雳车”,就是发射时有巨大声响的发石机。投石机就是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头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头系以许多条绳索,方便人力拉拽)将石弹抛出,分单梢和多梢。最多的有十三梢,最多需五百人施放。

卢龙田氏气活军打造的投石机,属于五梢投石机,这种投石机需要两个人固稍,四五十人拽扯,可以把五十余斤重的石弹抛到五十步之外,或者是把十二斤重的石弹抛出一百二十余步之外。这样的投石机,田氏乞活军足足组装了四五十座(固定在地上,不是炮车)。这些投石机虽然是同一制式,却并没有沿直线布置,而是成三座一组“品”字形布局,最近的投石机距离城墙莫约五十步,而最远的投石机却布置在城墙一百二十步之外。

籍戡向高敬宗解释道:“如此布置投石机,可采取向种石弹,进行远中近距离交叉打击,让人防不胜防。特别是卢龙田氏乞活军还有八百轻装骑兵,时刻防备我们冒死出城袭击投石机,仗不好打啊!”

“投石机不是以不准确闻名吗?”高敬宗道:“我记得有人说,投石机打哪,要看投石机的心情。”

然而,真是这样吗?

高敬宗并没有经历过守城战,自然不清楚投石机的威力。但是籍戡却经历过惨烈的魏燕邺城之战。在冉闵廉台之战先胜后败,兵败被俘虏。慕容儁派出广威将军慕容评和中尉侯竟攻取邺城。从永兴三年(公元5年)四月二十五日,慕容评开始进攻邺都,冉魏将军蒋干和太子冉智闭城坚守。战斗进行的非常艰苦,燕军进攻不利伤亡惨重。时至五月二日,慕容儁又派慕容军、慕舆根、大司马皇甫真等步骑两万人协助慕容评攻城。然而,燕军依然未能破城。苦战至八月十三日,邺城内兵疲粮尽,只能吃人充饥,原后赵皇宫里的宫人差不多被吃光了。这外有援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冉魏的长水校尉马顾打开城门向燕军投降,这才致使邺城被攻克,冉魏灭亡。

燕国当时攻占幽、冀、并、兖俘虏大量汉人工匠,打造了大约千架投石机,日夜不停向邺城抛射石弹,然而却未伤邺城城墙分豪。

事实上投石机既是一种威力非常大的武器,然而威慑意义却大于实际意义。蒙古灭宋战争中,蒙古大军进入襄阳,采取了回回炮,事实上襄阳城破,却不是回回炮的功劳,而是南宋守将吕文焕晚节不保降元,这才致使襄阳陷落。同样采取回回炮攻城的合州钓鱼城却苦守三十多年,直到涯山之败,南宋灭亡,钓鱼城守将王立在接到元军保证不屠城的情况下,率领钓鱼城军民投降元军。

籍戡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回回炮,却非常清楚这个投石机的真正威力。投石机抛射石弹,对付那种夯土城墙,威力自然不俗,每一次轰击都可以轰碎大量夯土,连番轰击之下,也能将城墙轰塌。不过谪仙谷城墙却如同邺城城墙一样,是采取青石垒成,坚固异常。别说投石机,就连后世轻型榴弹炮也对这种城墙无可奈何。

就在高敬宗准备走下城墙的时候,突然看到一辆一辆的奇怪的车辆,在十数名卢龙田氏乞活军将士的推动下缓缓前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