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桀宋 > 第557章 举鼎

第557章 举鼎(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历史上的嬴荡,即秦武王在位三年,却干下了不少有益于秦国之事。

秦惠王十二三岁就已做了父亲,儿女众多,但都不及荡神武。荡出生时,秦惠王正在全力打通中原之路。秦惠王在给荡取名时寄予了称霸中原、荡平天下的厚望。

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置于身边。继承王位不久,秦武王便听信谗言,驱逐了张仪、魏章,又会魏襄王(魏王嗣)于临晋,派兵攻打义渠、丹犁。

秦武王首次设立左右丞相之位,平巴蜀陈庄之乱,攻取宜阳。至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封蜀侯通国之子公子恽为蜀侯,并派司马错帅领巴、蜀联军共十万,携带大船万艘、米六百万斛从枳县(今四川涪陵西南)南部攻打楚国,夺取了商于(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之地,建立黔中郡。

历史上的秦王荡最大的功绩,还是攻取宜阳,和伐楚建立黔中郡。

宋王偃正在抚摸着面前徐州鼎,手掌感受着这一尊青铜大鼎上栩栩如生的铭文和雕刻,不由得叹为观止。

这每一尊大鼎上,都镌刻着各个州的风土人情,山川河泽,飞禽走兽等生物,绕着大鼎走上一圈,宋王偃都能感受到从大鼎上散发出来的古朴而又沉重的历史气息。

似乎,这九个青铜大鼎,真的能镇住华夏的气运一般。

其实,从古到今,历史上能镇压天下气运的东西都不在少数。

第一个是九鼎,第二个和氏璧制作而成的玉玺,第三个则是万里长城!其中以万里长城的历史意义为最大。

宜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意义十分重大。

在原来的历史上,秦灭周时,欲带九鼎回咸阳,没成想九鼎当中的雍州鼎却落于泗水,其后其余八鼎都不翼而飞了。关于这个事情,后世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宋王。”这时,秦王荡亦步亦趋地走了过来。

“秦王。”

二人互相作揖,举止言谈之间并无不逊之状。

从之前秦王荡的言行举止来看,宋王偃已经意识到,这个秦王,绝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说不定这厮还是扮猪吃虎的人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