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衙内闯三国 > 第1012节:第367章:看破(2)

第1012节:第367章:看破(2)(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于徐庶此刻忽然问出这个问题,在刘璋看来,显然是一个大好的趋势。这表明,至少徐庶已然认同他是一个,可以讨论这种问题的同等层次的朋友了。

这对于一直挖空心思想要逮住这条大鱼的刘衙内来说,自然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了。是以,刘璋想了想,这才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微微一笑,放下杯子,起身望定远空。

“天道之变,难以穷尽,然虽变化繁复,却始终维持着一个恒定。先生行走于世间,托身于道门,对此当更有所得才是。夕阳无限好,惆怅几黄昏。然,只要夕阳无限好,何必惆怅几黄昏?眼下这斜阳落去,虽有黑暗,但明天一早,岂不又是一轮明日升起,普照大地?日月交替,白昼黑夜,任世间景致如何变化,都不过只是人身处其时的感觉罢了。殊不知,这山还是那山,海还是那海,恒古以来,从所未变。变化的,不过只是心境,便那天天升起的太阳,也无非今天的不是昨天的那个罢了。但只要能照亮世间,让世间有了温暖,有了光明,谁在乎?”

酒既摆下,刘璋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便也暂时放下别样心思,与徐庶推杯换盏,一边赏看着如画美景,一边随意聊着。

这两人,一个饱读诗书、腹有才华,一个却是机巧百出,靠着后世所闻所见,拥有海量信息。这一番闲谈下来,初时不过是些见闻风物之类的,渐渐的,却是天文地理、人文民生,直到时政、军事、政治无所不包了。

徐庶越谈心下越惊,眼前这个富公子每每一些言语,乍听上去似是直俗浅白,浑没半分文采,但细一思量,却蓦然发现,其中蕴含的深义,竟有振聋发聩之感。

这些个见解,不但在一些闲话中不时显现,便是后面说起的时政、军事之上,竟也是巧对机变,不着痕迹之中,让徐庶直有一种嬉笑怒骂皆文章,世事洞察俱天成的感觉。

他本就在码头时,听刘璋跟藤田一郎的对答中有了猜疑,如今这一番相谈下,心中更是确定此子绝非常人,心中便存了探索之念。[

此时正值酉初之时,落日如丹,浮于山脊之上。余晖将远近山川映的一片灿烂,海平面上金光粼粼,似是天地间一霎那间全部度上了一层金粉。

徐庶心中一动,提箸夹了几片山药入口,随即用竹筷指着落日笑道:“此时之景,美不胜收,但日浮于山脊,大道将落,其景也艳其情也哀。常道天意而映世情,富公胸怀奇才,眼光独到,却不知对此情此景,有何感想?”

刘璋正自举杯而饮,听徐庶忽然说出这一番话,杯子在嘴边一停,眼睛不由眯了眯。

徐庶这是借景而喻,面上说的是眼前景物,其实却是暗指当今时政。如今天下看似各处祥和,但几大诸侯各据一方,潜流暗涌,有识之士都明白,眼下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前奏,正如眼前美景一样,看似绚丽,但再过不久,必然将彻底消失,沉入黑暗之中。

两人打从见面相识以来,虽然也谈论了些时政、民生之类的,但都是浅尝即止,各自克制。但如这句话一出,却已然不再浮于表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