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我为王 > 第1125章 刻舟求剑

第1125章 刻舟求剑(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子高,你觉得呢?”

叶公没有犹豫,言简意赅地说道:“诚如白公所言,楚国,的确是不变不行了。赵国逼人太甚,让诸侯迫切寻找一条出路。赵国因律法而兴,故而越国、秦国已经开始效仿赵国变法,一个顺利复兴,一个也稳住了阵脚,而依然在走老路的齐国陈氏则败亡了。下臣素来认为,法比礼要可靠,也支持在楚国变法,但必须听听白公有无具体的举措。”

言罢,他坐了回去,留下子西权衡利弊。王孙胜则感激地看了叶公一眼,果然,来之前与叶公做了下沟通是值得的。

思索良久后,保守的老令尹终于战战兢兢地迈出了第一步。

“胜,你且说一说,楚国应当如何变法?”

子西叹了口气。

楚国并不缺少变革,从熊渠起就敢于突破旧礼制,叫板周室,悍然称王。这之后,楚国设立了与中原大为不同的令尹、司马制度,还开创了县制,并以县公(类似封君)代为治理。这之后,楚庄王时也对楚国的体制进行过大规模的变革,由此称霸。

但变革并不总是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变革,那就是楚灵王……

当年楚灵王觉得楚国的附庸太多,悍然灭亡了陈、蔡,将其余小国也迁入腹地,同时大量提拔新人,并解放臣隶,与楚国的贵族们争夺隐匿人口。

然而他的变革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楚国的内政自此变得一塌糊涂,终楚平王一世都无法恢复,也为之后吴军入郢埋下了隐患。

王孙胜大喜,再拜道:“还请叔父切勿责怪,小子认为,楚国之患,在于宗亲太众,县公太重!”

PS:第二章在晚上

所以对于变革,子西是有些惧怕的,能停下,他绝对不会往前走,甚至还会谨慎地朝后退几步,而且就算要变法,他也不知要如何下手。

但去北方出使过的王孙圉也忧心忡忡地对子西说,总有一天,这种改变会冲破地域的限制,来到楚国跟前,但是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却不得而知。

现在子西知道了,首先提出变法的,是同时受楚国和赵国两种不同文化熏陶的王孙胜。

眼前的王孙胜,能够依仗,能够成为他的助力么?

如此想着,他的眼睛却瞥向了叶公沈诸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