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我为王 > 第485章 夹谷之会(上)

第485章 夹谷之会(上)(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政者,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孔丘此次来,不是为三桓的利益,而是为了鲁国的民众,为了他忠于的君上之威,为了能匡复周礼!

若是与齐国的和谈以鲁国卑躬屈膝告终,作为第一次执掌外交之权的孔子和鲁侯。威望必然大跌。

无恤戴上了自己的胄,野雉尾高高扬起:“如此一来。我便放心了,所幸我早有准备。小子今日愿学叔孙穆子,不辱鲁国之威!”

众人皆胆寒,唯独此子越发勇锐,这让孔子眼皮直跳,没想到最后还是得仰仗赵无恤,真是让他无奈。

他连忙补充道:“若是能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则小司寇可以为国士矣。但切记不要做的太过分,不要让两国和谈不欢而散!”

……

孔子有些不甘心,他也在思索对策,今日的外交之权是他从三桓手里强行要来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和谈的成败,乃至于鲁国的利益。

赵无恤眯着眼孰视对面的齐人,突然说道:“我听闻,三卿打算向齐人卑躬屈膝,割地、纳币也在所不惜,夫子认为如何?”

孔子看着赵无恤,却不答,而是反问道:“子泰将欲如何?”

赵无恤道:“我听过说一件弭兵时代的往事,第二次宋之盟时,季武子派人以襄公的名义对叔孙昭子说:‘会盟时将我国比作和邾国、滕国小国一样即可,那样可以减少付出的贡献。’”

无恤笑道:“这是自然,小子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绝不擅动刀兵。”

他心里却暗暗想道:我不会主动发难,但要是齐侯受不了激先撕破了脸,那我可概不负责……

赵无恤一挥手中小旗,后方在两翼护卫的四十名赵氏骑从立刻打马上前,在鲁国戎车前方摆开了四排整齐的阵列。

孔子了然,接口道:“我知之,但就在宋之盟上。齐侯请求把邾国作为属国,宋公请求把滕国作为属国,晋、楚许之。故邾、滕地位骤降,都不得参与结盟。叔孙穆子便说:‘邾、滕。齐宋之私属也;鲁国则是东方之长,吾羞于与之相等同,于是就参与结盟。”

“夫子认为,叔孙穆子做的对么?”

“史书上记述这段事时,不记载叔孙穆子的族名,正是因为他违背了执政命令的缘故,于礼法上,自然是不对的……但其举动使鲁国不用受辱于诸侯。这一点,我则认为是对的,忤逆执政,这是失小礼,维护国威,则是守大礼。”

赵无恤道:“在对齐的战争里,鲁国是获胜一方,但夫子说民众疲惫,急需和平,这一点小子能够理解。但小子觉得。切不能像先前三位执政所说的,要无原则地对齐人让步,尤其是这接洽之事。更不能轻易低头!”

孔子看了他一眼:“此亦君之愿,我之愿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